中班音乐这是什么声音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这是什么声音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音乐这是什么声音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聆听、感受大自然中的声音,尝试用敲击、碰撞、弹拨等不同方法探索瓶子发出的各种声音,能随着音乐的旋律有节奏地用瓶罐乐器伴奏,体验自制打击乐带来的乐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这是什么声音教案吧 。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启蒙教育离不开幼儿的生活,唯有由心而发的兴趣才能使幼儿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周围事物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无处不在,小班的小朋友对倾听很感兴趣,对大自然的声音充满着好奇和探索,而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又是以倾听为基础,因此,我设计了《这是什么声音》这个活动符合小班幼儿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 。引导幼儿通过听、说、想象、创造等方式,发现普通的生活材料会产生各种独特声音,感受大自然中声音的奇妙,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
教学目标:
1、聆听、感受大自然中的声音,尝试用敲击、碰撞、弹拨等不同方法探索瓶子发出的各种声音 。
2、能随着音乐的旋律有节奏地用瓶罐乐器伴奏,体验自制打击乐带来的乐趣 。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
【中班音乐这是什么声音教案反思】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
教学准备:
不同的瓶罐 不同材质的敲击工具 幼儿用书 。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究怎样让瓶罐发出声音
1、不用工具,用摇晃或滚动等不同的方法使瓶罐发出声响 。
2、借助其他物品,使瓶罐发出声音 。
二、音乐游戏“瓶罐大合唱”
根据音乐节奏,幼儿自由敲击或摇晃自己配置的瓶子乐器 。
三、讨论: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受欢迎的声音,这些不受欢迎的声音有的听上去很响,有的听上去很刺耳,让人们很不舒服,这样的声音叫噪音 。
活动延伸
尝试用各种辅助物制作和装饰乐器 。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始终处于宽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 。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孩子的情感及表达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 。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
小班幼儿意志还比较薄弱,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很难说服和强制他们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通过幼儿自身的探索,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 。课间出示了孩子熟悉的易拉罐材质的可乐罐、皮球罐、奶粉罐、爽身粉罐等等都是孩子日常所见的东西 。
我示范了各种瓶子的打击乐器模仿现在的娱乐节目的打击乐器的表演 。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尝试、模仿、观察、比较、倾听,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 。提供给幼儿人手一份乐器,让幼儿同时感知声音的不同,最好选择声音差别大一点的乐器 。总的来说孩子们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兴趣也很浓厚 。
在小班孩子的生成活动中,生成的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 。所谓“环境会说话”,就是指周围所有的事物都会冲击幼儿的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 。从幼儿好奇地发出第一个“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开始,充满新奇和快乐的探索就已经在他们心中拉开帷幕 。“声音”这个生成活动就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幼儿对身边的“声音”有着直接、丰富的经验和兴趣,在寻找声音的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符合小班孩子特点的小主题,这些随机的教育契机又不断促进孩子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