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家长从自身来反思自己

与那些争强好胜的孩子相反,有一类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喜欢和别人竞争,凡事都不爱出头,需要承担的时候,能躲避就躲避,能脱离就脱离,幼儿园不论搞体育比赛还是歌唱比赛,这样的孩子都不太喜欢参加 。这种缺少竞争意识的孩子也同样令父母担忧,现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那个年龄阶段都不轻松,就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从小就要面临着竞争进入好学校,面临着要与自己的同学和伙伴参加数不清的各种竞赛,因此,往大了说,没有竞争意识是与这个时代的现状不合拍的 。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家长从自身来反思自己

文章插图
对于那些不喜欢竞争,凡事喜欢退缩的孩子,家长在教育上往往存在着一对矛盾:如果强化竞争意识,孩子这么小就会活得很累,如何去体会成长的快乐?但是如果淡化竞争意识,孩子将来如何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
那么,有没有什么可行的方法,或者一个合理的“度”能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同时又能轻松生活,不必为自己非要“第一”而焦虑呢?这或许需要家长从自身来来先反思自己:
1.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强加在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严格,动辄打骂,只为孩子能为自己争气,弥补自己人生的缺憾或者能比自己这一代更加青出于蓝,总之潜意识中是充满功利心,如果孩子写个作业没有得小红花,他们就很不开心甚至大发雷霆 。对自己人生越无奈、越遗憾,对失败越恐惧的父母,往往就越急功近利 。这样的父母,强烈地“期望”着孩子,却没有真正“帮助”孩子,如果孩子做得不如别人好,就意味着指责和惩罚(帮助孩子的家长会让孩子从失败中寻找原因和激发孩子迈向成功的动力) 。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自然从幼儿园阶段就很难产生积极的竞争意识,还会因父母强加在自己身上的重负而降低了竞争的动力 。
2.端正自己的竞争心态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家长从自身来反思自己】 有些家长会为孩子表现出来的“争强好胜”而感到焦虑,不喜欢孩子“出风头”,要求孩子随“大溜”,“明哲保身”,时刻告诫孩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从而孩子慢慢变得不喜欢竞争 。因此,要想让孩子有个正确的竞争意识,家长首先要端正良好的心态,要让孩子明白竞争是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是一件富有刺激的、让人紧张也让人兴奋的事情 。固然胜利值得欢呼,失败让人无奈,但最值得回味的还是那中间磨人的过程,任何一个困难的克服,任何一次对自己的控制,任何一次费尽心机的计划,都是自己宝贵的成长 。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这个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