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逃家小兔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逃家小兔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语言活动逃家小兔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运用转折词“如果……就……”将图片内容表述出来,感受母爱的伟大,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逃家小兔教案吧 。
设计意图:
《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之一就是: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纲要实施细则》中也指出:引导幼儿专心阅读,能想象、理解画面内容,并能用语言讲述画面内容和故事情节,会用多种活动表达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语言领域对教师的要求中写到:幼儿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幼儿语言学习的范例,教师应该每天给幼儿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儿童文学欣赏 。
可见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文学作品欣赏是很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
在发现了文学大师的作品《逃家小兔》后,更觉得要把这个富有情趣的作品介绍给孩子们,《逃家小兔》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和兔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故事,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多,孩子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体谅父母的辛苦,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妈妈的伟大和辛苦,让孩子从画中读出母爱的伟大 。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运用转折词“如果……就……”将图片内容表述出来 。
2.感受母爱的伟大 。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
活动重难点:
重点:运用转折词“如果……就……”表述图片内容 。
难点:根据绘本中的故事感受母爱的伟大 。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逃家小兔》 课件 ;
2.小兔子头饰人手一个、兔妈妈卡片一个;
3.《感恩的心》音乐 。
经验准备:
了解词语“小鱼——渔夫,小鸟——大树,小帆船——风”之间的关系 。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引起兴趣 。
1.幼儿和教师一起随音乐边唱歌边做动作,在欢快的游戏中情绪愉快,体验“变”的乐趣 。
2.师:有只小兔也想变,看!就是这只小兔子,我们来看看它想要变什么吧 。
(二)逐图观察,理解故事 。
1.观察图一 。
师:你们看它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
幼:在草丛里 。和它的妈妈在一起 。
师:想知道它在和妈妈说些什么吗?
师:小兔子想离开家,他对妈妈说:“妈妈 。我要逃跑啦 。(逃跑是什么意思啊)
幼:跑掉啦 。离开妈妈 。跑到很远的地方去
幼:跑走了,让妈妈找不到它 。
师:那兔妈妈听到小兔子说的话,兔妈妈会怎么说呢?
幼:孩子,不要逃跑,妈妈会是那伤心的啦 。不要逃跑 。
幼:我会想你的 。
2.师讲述第一次的变化 。
师:我们听听兔妈妈怎么说的啊,兔妈妈听到了小兔子说的话就说:“你要是逃跑,妈妈就追你,因为你是妈妈的小宝贝呀 。小兔子看看妈妈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溪里的小鲤鱼,游得远远的 。”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鲤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
提问:小兔变成了什么?(小兔变成了小鲤鱼)妈妈变成了什么?(妈妈成了捕鱼的人)妈妈是怎么说的?(“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鲤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