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穿袜子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穿袜子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小班主题穿袜子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根据一只袜子的色彩、图案、大小找到相应的另一只袜子,初步学习穿袜子的方法(袜口套进去,袜头套住脚指头,袜跟套住脚后跟),提高自理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穿袜子教案吧 。
设计背景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我班小朋友的实际情况,我们重点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经过近一年的培养,大部分幼儿已经掌握穿脱衣服、鞋子的方法 。我班级幼儿午睡时要脱袜子,可起床时我们发现不少幼儿不会穿袜子,或穿的不整齐 。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开展主题活动:《穿袜子》 。
活动目标
1、根据一只袜子的色彩、图案、大小找到相应的另一只袜子 。
2、初步学习穿袜子的方法(袜口套进去,袜头套住脚指头,袜跟套住脚后跟),提高自理能力 。
3、注重及早抓起,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独立能力 。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穿袜子的方法,提高自理能力 。难点:找到袜根,会把袜根套在脚上 。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双袜子、在教室里铺上防滑垫 。
活动过程
师幼脱鞋子、袜子进场坐在垫子上 。(袜子放在鞋子里,鞋子放整齐)
一、游戏导入
导入语:我们光着小脚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 。动动动,动动脚指头;跺跺跺,跺跺脚后跟;碰碰碰,碰碰脚底板 。(配乐:《小脚丫》儿歌)
师幼互动游戏 。
二、复习袜子的特征 。
1、指示语:请你们每人找一只喜欢的袜子玩一玩 。(幼儿每人拿一只袜子)
2、教师提问:你的袜子是什么样子的?(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手里的袜子的特征,并区分袜口、袜跟、袜头)
三、学穿袜子,提高自理能力 。
1、幼儿尝试穿袜子 。
过渡语:袜子和小脚是朋友,我们帮小脚把袜子穿上 。
2、根据幼儿的穿着情况讨论交流,总结正确的穿袜子方法:
袜跟朝下张开口,小脚慢慢往里伸,袜头抱住脚指头,袜跟抱住脚后跟,轻轻一拉穿好了 。
分析:幼儿尝试穿袜子时,并没有认识到脚的部位与袜子的部位的对应关系,只是凭自己的经验来尝试 。当幼儿坐下来互相观察“袜子有没有与小脚亲亲热热在一起”时,发现了问题:袜根的位置在哪儿?从而发现了对应关系:袜根与脚后跟 。于是我再说出儿歌,完整而系统的总结了穿袜子的方法,幼儿的印象很深刻 。
四、自己找袜子配对,知道一双袜子是一模一样的 。
1、过渡语:我们的一个小脚已经和袜子交了朋友 。
另外一只小脚还光着呢,请你也帮它找一个袜子做它的朋友吧 。(自由寻找、配对)
2、提问:你为什么要找这个袜子做小脚的朋友?
交流讨论,知道一双袜子(两只 )是一模—样的 。
3、自我纠正,巩固知识和经验 。
小结指示:
一双袜子的颜色、图案、大小都应该是一模一样的 。请你自己比一比,如果错了,重新去找一找、穿一穿 。(自己纠正)
【小班主题穿袜子教案反思】五、简短谈话,活动结束 。
小结:小朋友们可真能干,学会了找袜子、穿袜子,以后穿袜子这种小事就不要麻烦妈妈、奶奶了,我们自己干,好不好?
教学反思
1、尝试—观察—比较—改正,这种让幼儿自己尝试的方法比直接示范的效果要好 。事先我询问过幼儿,多数幼儿认为穿袜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如果直接示范,幼儿难以产生兴趣 。经过尝试、体验、比较,幼儿发现了问题:袜子不听话,袜跟不能和小脚在一起 。这样就引发幼儿继续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