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配伍及功效( 二 )


”伊尹还从医食同源的角度进一步阐明,食物与药物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以生姜、肉桂为例,伊尹论证:“杨朴之姜,招摇之桂”,大概意思是说常用的调味品也是常用的药物,在烹调中了解到姜、桂的辛温发散作用,转而用来治病是很自然的事情 。现在看来,汤液就是将各种生药加水煎煮而成,方法与烹调食物十分近似,但在古时只有伊尹才能有所发现和实践 。
伊尹既精烹饪,又兼通医学把自己加工食物的经验转而用来加工药物,不能说不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汤液的创制归根结底是伊尹善于研究又身处栾川景室山得天独厚的草药资源所致 。
2.中药的配伍形式?
根据病情需要和用药法则,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用叫配伍 。中药配伍讲究“七情和合” 。
七情,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的药物配伍效果的综合,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等内容 。
单行,就是药物单独发挥作用,不须配伍,如独参汤,只人参一味药 。相须,指两种以上功能相同的药物,配伍以后,可明显地增强原有的疗效 。如知母与黄柏、大黄与芒硝等 。相使,指两种以上功用不同的药物,分主药和辅药同用,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如黄芪与茯苓、大黄与黄苓 。
一种药物能抑制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烈性,或互相减低原有的功效,叫做相畏,如半夏畏生姜,人参畏五灵脂 。
一种药物能抑制另一种药物的性能,使其原有功能减退,就叫相恶,如生姜恶黄芩 。
假如一种药物能消除或减弱另一种药物的中毒反应,则称为相杀,如防风杀砒霜毒,绿豆杀巴豆毒 。相反是指两种药物合用后,能产生毒性或剧烈副作用 。如“十八反”记载的人参、沙参、丹参、苦参等“参类”反藜芦 。
中药的配伍,首先要从中医理论出发,注意配伍的禁忌 。如在佐药的配伍中,若组方中破气药较多,常佐以少量的益气药;若滋腻药较多,常佐以少量的消导药,以补偏纠弊 。
中药与西药配伍时,也有许多禁忌 。中药神曲、麦芽含有大量消化酶,与抗生素同服会使酶的活性遭到破坏,降低神曲、麦芽消食开胃的功效 。地榆、大黄、石榴皮等含有大量鞣质,与维生素类药物同服,维生素与鞣质在肠道结合,不被肠黏膜吸收,发挥不了疗效 。鹿茸、甘草及其制剂,含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水杨酸钠、阿司匹林合用,可导致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腹痛、腹泻等症状 。
中药朱砂、中成药朱砂安神丸、磁朱丸均有镇静安神之效,西药溴化钠、溴化钾、三溴合剂等也是镇静安神药,但是二者却不能合用 。因为合用会使朱砂中的汞离子还原为金属汞,致使药物毒性增加 。
鉴于此,在病情需要药物配伍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作主张,不懂装懂,以免对人体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