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偏高是怎么回事

1.血沉高,血沉方程K值,是那出问题了?
呵呵,以下是我从网上搜索来的,看能否对你所帮助

全血比粘度(低切) 正常情况:低切
男:7.5~10.0
女:5.8~8.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
全血比粘度(高切) 正常情况:高切
男:5.6~6.7
女:4.7~6.0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
血浆比粘度 正常情况:
1.64~1.78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
红细胞电泳时间(s) 正常情况:
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 。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
血小板电泳时间(s) 正常情况:
19~22.6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
降低: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 。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眼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
纤维蛋白原(fb) 正常情况:
2.4~3.7(g/l)
增高:感染,炎症,风湿、经期,手术后,dic代偿期等 。
减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期剥离,分娩时羊水渗入血管形成栓塞等 。
全血还原比粘度(低切) 正常情况:低切
男:14~20
女:12~21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 。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 。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 。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
红细胞电泳时间(s) 正常情况:
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 。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
全血还原比粘度(高切) 正常情况:高切
男:10~13
女:9~13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 。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 。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 。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
红细胞压积 正常情况:
男:0.42~0.47女:
0.39~0.40
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值 。是影响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血液粘度随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而迅速增高,反之则降低 。
增高: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测定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可作为补液量的依据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左右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 。
减少: 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由于贫血类型不同,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积的降低不一定成比例,故可以根据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量计算红细胞三种平均值,以有助于贫血的鉴别和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