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丸方解

1.参苓白术散主治什么

参苓白术丸方解

文章插图
参苓白术散-方剂1-《中国药典》2000年版
【剂型】散剂;丸剂;片剂;口服液。
【性状】为黄色至灰黄色的粉末;气香,味甜 。
【组成】人参100g,茯苓100g,白术(炒)100g,山药100g,白扁豆(炒)75g,莲子50g,薏苡仁(炒)50g,砂仁50g,桔梗50g,甘草100g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效】补脾胃,益肺气 。
【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
①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泄泻,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鼻窦炎,缓解期肺心病,放射病等 。②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湿盛者 。
③亦治小儿脾疳,面色萎黄,形容憔悴,毛发枯槁,精神萎靡,不思饮食,睡卧不宁 。
【用法用量】
①散剂:
每次6-9g,日2-3次口服 。丸剂:
每次6g,日2次口服 。片剂:
每次6-12片,日2次口服 。口服液:
【参苓白术丸方解】每次10ml,日2-3次口服,或遵医嘱 。
②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
③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 。
【附注】
①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盛证 。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②西医诊为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附件炎、气管炎等而见有上述证候者,均可以此方治疗 。【禁忌】本方稍偏温燥,阴虚火旺者慎用;高血压及感冒热症者忌用;孕妇忌用 。
【药理作用】主要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代谢和提高免疫等作用 。
1.调节胃肠运动:本方煎剂小剂量对肠管有兴奋作用,能解除肾上腺素对肠管的部分抑制;大剂量则抑制肠管的收缩,并能拮抗氯化钡和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管收缩,能增强肠管对水和氯离子的吸收 。
2.改善代谢:该方治疗脾气虚之肠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治疗前,患者尿中肌酐、尿酸、尿素氮均明显低于正常值,治疗后明显升高,并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改善血流变学的指标 。
【贮藏】密闭,防潮 。
【来源】《中国药典》(2000年版)
【各家论述】本方证是由脾虚湿盛所致 。脾胃虚弱,纳运乏力,故饮食不化;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见肠鸣泄泻;湿滞中焦,气机被阻,而见胸脘痞闷;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肢体肌肤失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皆为脾虚湿盛之象 。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止泻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 。
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 。更用砂仁醒牌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 。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 。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 。
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u苓白术散[/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 。
参苓白术散-方剂2-《局方》卷三 绍兴续添方
【别名】白术调元散、参术饮、白术散
【来源】《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