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烧到39度怎么办( 七 )


如果呕吐情形不严重 , 还可以吃冰块退烧 。在制冰盒内倒人果汁 , 冰成冰块 , 还可在冰格内放入葡萄或草莓 , 这尤其受到发高烧的孩子欢迎 。
●适当眼用止痛药
若感到非常不舒服 , 可服用止痛药 。成人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片扑热息痛 , 每4小时服用——次 。扑热息痛的优点是较少人对它过敏 。由于阿司匹林与扑热息痛的作用方式有些不同 , 因此你若觉得使用任何一种皆无法有效地控制发高烧 , 不妨两种并用 。
每6小时服用2片阿司匹林及2片扑热息痛 。服用这些药物时 , 需先经医师同意 。
●切勿让孩子服用阿司匹林
18岁以下的青少年 , 千万不要服用阿司匹林 。因为阿司匹林可能使发高烧的儿童爆发雷氏症候群 , 这是一种致命性的神经疾病 。儿童可以用扑热息痛代替 。以每磅体重服用5—7毫克的方式 , 计算服用量 , 每4小时服用一次 。记住 , 增加使用频率或超过适当剂量 , 都有危险 , 一定要有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
●注意穿衣适量
如果你感到很热 , 则脱下过多的衣物 , 使体内的热气可以散发出来 。但如果因此而使你打寒颤 , 则说明衣物太少 , 应该增加 , 直到不冷为止 。
如果患者是小婴儿 , 则需特别注意 , 因为他们还不会表达他们的感受 。其实 , 给小孩穿过多衣服或把他们置于酷热的场所 , 都可能引起发高烧 。
同时 , 勿使室温过高 , 医师通常建议勿超过20℃ 。同时 , 应让室内适度地透气 , 以帮助复原 , 并保持柔和的光线 , 使病人放松心情 。
[物理降温]
低水温浴:水温低于患儿体温1度 , 例如发烧39度 , 水温为38度 。将患儿轻轻放于盆中 , 用水冲洗全身3分钟 , 在洗浴过程中 , 发现异常情况 , 应立即停止洗浴 。
温湿敷法:取低于患儿体温1度的温水盆 , 毛巾放入水中 , 浸透拧出少许水分 , 以不滴水为宜 , 将湿毛巾围于胸背部 , 外面用干大毛巾包裹湿毛巾 , 每隔5-10分钟更换一次湿毛巾 , 持续做20到30分钟 。
冰敷法:将冰块倒入冰袋(家用热水袋亦可) , 放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 , 用冰袋后 , 30分钟测体温一次 , 如已降到38.5度以下 , 即可撤去冰袋 。
头部冷敷或头枕冷水袋:
用一块中号毛巾 , 在自来水龙头上浸湿 , 放于患儿前额 。
每5分钟左右更换一次 , 冷敷时间可长可短 , 应视体温下降程度而定 。头枕冷水袋方法同冰敷法 。在操作过程中冰袋及冷水袋均不应放至肩上 。头部冷敷或头枕冷水袋适宜于有高热抽风史的病儿 , 其优点既可防止体温上升又可保护脑细胞 。
[药物降温]
各种解热药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 。但通常只用作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 , 在多数情况下是治标不治本的药物 。盲目使用退热药可能会打乱某些疾病的发热规律 , 破坏体温曲线记录 , 干扰疾病热型这一诊断疾病的特有体征 , 从而影响了诊断的准确性 。
如果是肺结核病的潮热 , 多在每日下午发低烧;伤寒的热度一般持续在39℃—40℃之间;败血症、脓毒血症为弛张热;疟疾为间歇热 , 隔日或3日发烧一次 。对急、慢性炎症引起的发烧 , 当务之急是抗菌消炎 , 以控制炎症的发展与扩散 , 退热药只能当成辅助性用药 。除少数消炎药物 , 如抗炎松、消炎痛等以外 , 一般退热药并不具备抗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