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幼儿的无理要求 不要一味迁就

既要拒绝幼儿的无理要求 , 又要让幼儿乐于接受 , 这确实不易 。但只要方法得当 , 还是可以达到目的的 。

正确对待幼儿的无理要求 不要一味迁就

文章插图
【正确对待幼儿的无理要求 不要一味迁就】 别怕幼儿任性
幼儿任性是父母平时娇生惯养的结果 , 其心理表现是幼儿自己的欲望不受限制 , 一味想从心理上、行动上求得满足 。这与幼儿认识水平低和克制能力弱有关系 , 同时也与幼儿所处环境有关系 。
溺爱 , 往往是养成幼儿任性的温床 。家长对幼儿娇惯 , 只爱不教 , 任其为所欲为 , 只能滋长幼儿形成任性等不良习性 。亲子之爱只有理智而合乎分寸 , 才有积极的教育价值 。当幼儿不听劝阻 , 家长也不能施以简单、粗暴的打骂 , 这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 , 而应耐心说服、诱导 , 或采取转移兴奋中心的方法 , 使幼儿的注意力发生转变 。
一些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往往发生意见分歧 , 一方认为对幼儿要爱教结合 , 一方则对幼儿溺爱迁就 。这样 , 幼儿便会抓住父母的弱点 , 遇到不合己意的事就大吵大闹 , 总想着有人会偏袒自己 。
幼儿任性往往表现在对自己的情绪缺乏自控力 。针对这一情况 , 家长可对幼儿进行意志力的培养 , 以集体舆论来约束其言行 。
对第一次任性不让步
对幼儿的第一次任性做出让步 , 分明就是告诉幼儿:满足不了的要求可通过哭闹撒泼来得到满足 。这样 , 撤泼就会成为幼儿满足非分要求的手段 , 任性的毛病就自然养成了 。当孩子在第一次出现无理取闹的撒泼行为时 , 父母双方应意见统一 , 相互配合 , 进行恰当的说服教育和耐心劝导 , 坚持正确的教育原则 。这样 , 孩子就不会再提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 。
不一味迁就
父母、老师在对待幼儿的无理要求时不可感情用事 , 不要怕委屈了幼儿 。平时可定好一些协议 , 让幼儿心中有数 , 什么可以得到 , 什么暂时不能得到 , 什么经过努力可以得到 。一旦制定了协议 , 家长就应照章办事 。对于幼儿的一些无理要求 , 不要怕幼儿哭闹、发脾气 , 这种坚决的态度往往可以避免“后遗症” , 否则会形成恶性循环 , 使幼儿变本加厉 。
转移注意力
面对幼儿的一些无理要求 , 可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如一个身体不适应待在家里的幼儿 , 吵着要去室外跟别的幼儿追闹 , 家长可通过讲故事或一起做游戏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 。
如幼儿不肯吃饭 , 可让他扮演小老虎 , 说把饭给小老虎吃 , 并鼓励小老虎把嘴张大 。这样 , 幼儿则认为不是他在吃饭 , 是小老虎在吃而吃得很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