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活动狼追小兔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狼追小兔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小班音乐活动狼追小兔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感受欢快和低沉的音乐,引导幼儿模仿和表现动物的动作和表情,幼儿充分感受加入音乐后表演游戏带来的快乐,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狼追小兔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通过感受欢快和低沉的音乐,引导幼儿模仿和表现动物的动作和表情 。
2.幼儿充分感受加入音乐后表演游戏带来的快乐 。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的准备:带领幼儿观察生物角的小兔子、欣赏相关的图片和动画片,让幼儿直接或间接感知动物的形象和生活习性并进行模仿;户外活动中通过《狼和小兔》的游戏,让幼儿感受小兔被狼追赶时的焦急心情,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情、演唱表现出来 。
2.准备两段乐曲:
一段节奏紧凑而欢快,一段速度缓慢而低沉 。
3.布置森林场景并制作相应道具 。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音乐,在音乐中表现动物形象 。
教师:前些天我们一起玩了《大鹿和小兔》的游戏,今天我们要听着好听的音乐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
(1)播放第一段音乐(欢快) 。
师:你们听到这段音乐最想做什么?
幼:跳舞、拍手、转圈、拍球…… (鼓励幼儿用多种动作自由表现,为下一环节丰富表现小兔的动作做铺垫 。)
师:在《大鹿和小兔》这个游戏里,这段音乐响起,是小兔出来了,还是大灰狼来了?为什么?
幼:是小兔出来了,因为小兔喜欢跳;听到音乐高兴,像快乐的小兔在跳舞 。
(引导幼儿在音乐与动物形象间建立联系 。) 伴随着音乐,教师带领幼儿用不同的动作大胆地表现小兔跳舞、拍皮球、采蘑菇的动作 。
(2)播放第二段音乐(低沉) 。
师:听听这是谁来了?
幼:是大灰狼 。
师:
是一只什么样的大灰狼?
幼:张着大嘴巴,瞪着圆眼睛,伸着尖爪子……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神态、动作表现大灰狼 。)
2.游戏:狼追小兔 。
播放两段不同性质的音乐,听到欢快的音乐时小兔出来游戏,听到低沉的音乐时大灰狼出来捉小兔,小兔快速躲藏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听辨区分两段音乐的能力,并作出快速反应,为下一步的表演做准备 。)
3.音乐剧表演 。
(1)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准备小音乐剧的表演 。
幼儿自主选择大鹿、小兔和大灰狼的角色,与教师一起进行游戏 。
(2)录音播放配乐旁白,引入表演情境;随即大鹿的歌声响起 。
(3)欢快的音乐起,兔妈妈和小兔们来到草地上快乐地唱歌、采蘑菇……
(4)低沉的音乐起,大灰狼上场抓小兔,小兔紧紧围在兔妈妈身边(自由表现害怕的神情和动作) 。
(5)兔妈妈带领小兔到大鹿家门口唱歌求救 。
(6)大鹿和小兔勇敢赶跑大灰狼,大家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边欢呼边跳舞,沉浸在快乐之中 。
(7)各组交换角色,再次进行表演 。
4.活动结束 。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的尝试,我认为音乐剧是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一种戏剧表演形式 。活动中,让幼儿借助故事的形象描述,用不同的肢体语言在音乐中表现故事内容;对比鲜明的音乐,激发了幼儿的表演兴趣,使表演变得生动有趣,更加激发幼儿展开想像,积极大胆地创编动作;将日常的歌表演融入到音乐剧的表演之中,使表演内容更加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