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功能检查方法及结果分析( 二 )


(1)试验应在上午7~11时之间进行 。
早8:30以前到医院、并顺便携带当天早晨第一次小便10ml送检 。
(2)空腹坐位抽血后5分钟内饮入250ml含75g葡萄糖的糖水;对于部分糖尿病人,为减少对B细胞的强烈刺激,可以进食2两左右的(约100克)馒头代替葡萄糖;妊娠期妇女葡萄糖的用量为100g;儿童按1.75g/kg体重计算,但总量不超过75g 。
(3)进食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抽血检测血糖 。常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同时,平行测定血样中的胰岛素浓度 。
根据5次血中葡萄糖水平(空腹时坐标点为0)绘制糖耐量曲线,同时根据5次血浆胰岛素水平绘制出胰岛功能曲线 。
患糖尿病时,无论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还是胰岛素释放试验分泌曲线均较常人有明显不同,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减少,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其基值一般在5mu/L以下,服糖刺激后其胰岛素释放也不能随血糖升高而上升,常呈现无高峰的低平曲线,有些病人甚至不能测出 。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可正常,或稍低于正常,但往往会出现高峰时间延迟,如在服糖后2小时或3小时出现,呈分泌延迟高峰后移 。其中尤其是肥胖型的糖尿病病人,血浆胰岛素释放曲线明显高于正常,但低于同体重的非糖尿病病人的释放曲线 。进食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后延(2~3小时)是2型糖尿病的特征 。
不过胃切除术后或严重的肝病等,肠道迅速吸收葡萄糖,而肝脏不能相应快速摄取葡萄糖所致 。以上两类病人不宜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需采用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 。
3.胰岛β细胞功能要怎样监测?
胰岛功能的检测可以通过血糖水平的测定而得知,血糖值高则预示着胰岛β细胞功能差 。
血中的胰岛素水平可以反应胰岛小细胞功能:胰岛肝细胞的作用是分泌胰岛素,它分泌的胰岛素越多,说明功能越好 。所以,对于Ⅰ型糖尿病来说,通过检验血胰岛素水平可以反应其胰岛功能 。
另外,可以通过对血中C肽的测定而检测患者的胰岛功能 。胰岛素和C肽都是由胰岛分泌的,而且量相等 。C肽可以说是胰岛素的“孪生姐妹”,胰岛β细胞每分泌一个胰岛素,就带出一个C肽 。只是C肽没有胰岛素的降血糖的功能 。当胰岛素与C肽进入血液后,40%~60%的胰岛素被肝脏摄取并灭活,而C肽被肝脏灭活的却不多,因而,血液中C肽水平是胰岛素的水平的5~10倍,而且,对于已经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来说,化验的胰岛素中,既包含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又有注射的胰岛素,就无法准确判断胰岛β细胞功能 。
而C肽则不受外来胰岛素的影响 。所以C肽更能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
由于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所需的胰岛素远远高于正常人 。所以,尽管胰岛素、C肽水平正常,甚至高于正常,但是并不代表胰岛小细胞没有受损,更不能由此判断不缺乏胰岛素 。相反,如果胰岛素水平很高,说明存在胰岛素抵抗 。
因为有许多因素可影响到胰岛素和C肽的水平,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测定的结果会有很大的距离 。因此,测定胰岛素和C肽,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 。这就是所谓的胰岛素与C肽释放试验 。
4.胰岛功能检查,2.几是什么意思
2型糖尿病的诊断检查,首先就是要检查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于早餐前采血测得的血糖值,主要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 。
餐后2小时血糖是进餐后两小时采血测得的血糖值,反映的是胰岛细胞的储备能力 。
还有2型糖尿病的诊断检查,要检查尿糖:正常人尿液中只含有微量葡萄糖,尿糖定性检查呈阴性;当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尿糖定性呈阳性 。通常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水平 。需要提醒的是,尿糖有时与血糖并不完全一致 。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人一次食入大量葡萄糖后,血糖仅暂时升高,两小时后即可恢复正常,这是人体的耐糖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