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四 )


8.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 , 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 , 而成宗气(又称肺气) 。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 , 故脾气旺则肺气充 。由脾虚影响到肺时 , 可见食少、懒言、便搪、咳嗽等症 。临床上常用“补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疗 。又如患慢性咳嗽 , 痰多稀白 , 容易咳出 , 体倦食少等症 , 病证虽然在肺 , 而病本则在于脾 , 必须用 “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 , 才能收效 。
所谓“肺为贮痰之器 , 脾为生痰之源” , 这些都是体现脾与肺的关系 。
9l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 , 才能发挥运化作用 。肾阳不足 , 可使脾阳虚弱 , 运化失常 , 则出现黎明泄泻 , 食谷不化等症 。反之 , 若脾阳虚衰 , 亦可导致肾阳不足 , 出现腰滕废冷、水肿等 。
10.肺与肾:肺主肃降 , 通调水道 , 使水液下归于肾 。肾主水液 , 经肾阳的蒸化 , 使清中之清 , 上归于肺 , 依靠脾阳的运化 , 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功能 。肺、脾、肾三脏 , 一脏功能失调 , 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发生水肿 。肺主呼吸 , 肾主纳气 , 两脏有协同维持人身气机出入升降的功能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是传导饮食物的器官 , 它们既分工又协作 , 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过程 。如胆的疏泄胆汁 , 助胃化食;胃的受纳腐熟 , 消化水谷;小肠的承受吸收 , 分清泌浊;大肠的吸收水分和传导糟粕;膀腕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等等 ,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 , 其中一腑功能失常 , 或发生病变 , 都足以影响饮食物的传化 , 所以说六腑是泻而不藏 , 以通为用 。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 , 一脏配一腑 , 脏属阴为里 , 腑属阳为表 。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来联系 , 即脏的经脉络于腑 , 腑的经脉络于脏 , 彼此经气相通 , 互相作用 , 因此脏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 , 互相传变 。脏腑表里关系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肮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
1 。心与小肠:经络相通 , 互为表里 。心经有热可出现口舌糜烂 。苦心经移热于小肠 , 则可兼见小便短赤 , 尿道涩痛等症 。
2 。肝与胆:胆寄于肝 , 脏腑相联 , 经络相通 , 构成表里 。胆汁来源于肝 , 若肝的疏泄失常 , 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 。反之 , 胆汁的排泄失常 , 又会影响到肝 。故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 , 如黄疽、胁痛、口苦、眩晕等 。
3.脾与胃:在特性上 , 脾喜燥恶湿 ,  胃喜润恶燥;脾主升 , 胃主降 。在生理功能上 , 胃为水谷之海 , 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 , 主运化 。
二者燥湿相济 , 升降协调 , 胃纳脾化 , 互相为用 , 构成了既对立义统一的矛盾运动 , 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的任务 。
3.人们常说的五脏六腑是指哪五脏哪六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