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塑化剂侵害孩子的健康

那么,塑化剂容易藏于何处?我们容易在哪些方面暗暗中招?如何减轻和化解这种伤害呢?医健馆将为读者作出详细的解答 。

警惕塑化剂侵害孩子的健康

文章插图
●长期少量地接触塑化剂,比一次大量接触危害更大
●塑料中的合法塑化剂,常被人吃进肚子
●不能加热的塑料容器,别用于盛装热食
●6月龄内男童阴茎细小需就医塑料中合法添加
使用不当,当心吃进肚子
塑化剂对人的主要危害方式是什么呢?华南师范大学生物与化学系黄儒强回答说:吃进肚子 。在生活中有很多食物在加工、加热、包装、盛装的过程里可能会造成DEHP的溶出且渗入食物中 。
黄教授说,塑化剂属于塑料中的添加剂,常被运用于化工行业,“塑料产品为了增加柔软性,一般会加入这种物质 。”所以,各种塑料制品、塑料容器、保鲜膜中常能发现其身影 。它无色无味,“柔软”是其存在的一种方式,但大家凭肉眼一般也无法判断是否含有,必须通过检测才能发现 。
台湾的饮料中加入塑化剂,这属于非法行为,大家吃了“毒食物”理所当然会构成危害,这是有关部门正在“围追堵截”的 。而塑料容器中原本合理存在的塑化剂,却常因人的不当使用,而在不经意间被吃进肚子 。比如,用“非微波炉专用容器”加热食物,直接用普通塑料装食物入微波炉加热,用不合格的一次性饭盒装着热快餐,用非食用塑料袋装着滚烫的食物,戴着塑胶手套吃手扒鸡……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画面,正是有些人太贪图方便和便宜,食塑化剂让原本无害的食品变成“毒物”,让塑料容器变成帮凶 。
黄教授提醒道,当心高温让塑化剂释出 。他解释道,塑料制品分很多种,所能耐受的温度也不一样 。所以,我们在超市购物时能看到有的塑料容器、保鲜膜会注明“微波炉适用”,或者写着“微波炉专用容器”,说明这个产品能耐高温,加热后是不会变性变“毒”的 。对没有特别注明的容器你就要注意标签上标注的“适合温度”,而决定其用途 。
“尤其是一遇热就变软、变形的塑料制品,一定不要用其装盛食物 。同样道理,这类玩具也最好别买给小朋友玩 。因为,儿童喜欢抓着玩具往嘴里放 。”黄教授说 。
据最新消息,有研究者发现,“受包装中的塑化剂溶出影响,市售方便面和方便米粉存在不同程度的塑化剂污染 。”这里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注意食品的包装别用于加热或让其受热 。但安全方面就只能依靠政府部门监督了 。
玩具添加存争议
不要选购不明来历玩具
儿童节刚过,儿童常接触的玩具含塑化剂,让家长分外揪心 。那么,塑料玩具是否安全,孩子是否就不能购买塑料玩具了吗?
据悉,我国目前对玩具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要求并无相关规定 。据5月31日全国玩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艳芬回应媒体道“为确保婴幼儿的安全,我国在即将颁布实施的婴儿奶嘴安全标准中已对其限值进行了规定,限值和欧盟相同 。”
那么,在当下,家长又如何给孩子选择合格的玩具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科主任梁立阳副教授建议家长别一味图便宜,购买来历不明(如路边摊、网站)的塑料玩具,找到产地、厂家,对消费者更有保障 。特别是当宝宝处于喜欢咬玩具的阶段,更是要对玩具严格把关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医师谭小华曾向医健馆采访人员提到,孩子玩具总体要求原则是无味、不掉色、颜色不浑浊 。如果要给低龄宝宝买玩具,孕妇在孕期就得购买,让玩具暴露在空气中散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