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图片大全( 六 )


2006年5月20日 , 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七夕节的由来 。
源于自然天象崇拜
牛郎织女星象
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古人从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 , 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 , “牛郎织女”就是典型例子 。
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 , 早在远古时代 , 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 , 还将星宿与地面区域一一做了对应 , 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 , 称作“分星” , 就地面来说 , 称作“分野” 。简单来说 , 古人就是将天上每个星座都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 , 古代分星与分野目的主要是为了配合占星理论进行天象占测 。
在古代星宿体系中 , “牛宿”由6颗星组成 , 位于银河的东岸 , 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 , 一上一下 , 很有特点 , 不过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一些 , 亮一些 。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黄道上 , 这几颗星组成了一个头上有两角 , 却只有三只足的牛 , 因此古人称其为“牵牛” 。这头“牛”的南边有9颗小星 , 组成了“天田” , 是它耕作的地方 , 再向南看 , 在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 , 是“九坎”9星 , 坎是蓄水的低地 , 用于灌溉农田 。
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3星 , 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 。“织女”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 , 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 , 仅次于“大角”星 , 因此又常直接称为“织女星” 。
人们将“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 。
人们对牛郎织女自然天象的崇拜由来已久 , 可追溯到远古时代 。《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 , 万物浑浑 , 无知无识;阴阳所凭…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 , 日月五纬一轮转;…定天之象 , 法地之仪 , 作干支以定日月度 。”《汉书·律历志》:“指牵牛之初 , 以纪日月 , 故曰星纪;五星起其初 , 日月起其中 。”《说文》:“物 , 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 , 起于牵牛;故从牛 , 勿声” 。
《尸子》:“天左舒而起牵牛 , 地右辟而起毕昴” 。《天官书》[正义]:“南斗、牵牛、须女皆为星纪 , 于辰在丑 , 越之分野 , 而斗牛为吴之分野也” 。《开元占经》卷61引石氏曰:“牵牛生于列泽之邑 , 以主越国” 。
。牵牛婺女”最初的含义是粤地用以作天文星区对应地理分野的“分星” 。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 , 民间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妈等 , 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 , 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 , 七月七日是佢诞辰 。相传每年七月初七 , 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 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 , 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 。
【妈育儿网www.3mAma.com①文章 , 转载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