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摩托车的一线二线三线分别有哪些

1国产摩托车的一线二线三线分别有哪些
这里国产摩托车要具体指自主品牌 , 能称得上一线的自主品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否则只能排名靠后 。1.品牌知名度 , 所谓品牌知名度就是摩托车品牌在一定范围内的影响力 , 可以说是后三项的综合体现 。有了好的品牌影响力 , 现在的品牌才会排名更高 , 否则只会淹没在茫茫的流量中 。2.技术实力 , 汽车企业的核心技术是快速发展的基础 。如果一个汽车公司连核心技术都没有 , 就不能称之为一线品牌 。所谓核心技术 , 不仅包括发动机相关技术的应用和研究 , 还包括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 。如果细分这两个项目 , 会有很多项目 , 比如技术储备、产品材料控制、新产品R&D能力、产品升级速度、现代化整机流水线等等 。这是考虑摩托车品牌排名时的一个重要项目 。3.市场数量 , 直接决定了当前品牌在市场上的销量 。销量虽然不代表质量 , 但没有质量怎么可能有销量?大多数莫忧人的眼睛是锐利的 。在信息时代 , 仅靠外观和配置很难有市场销量 。换句话说 , 趁热打铁是必要的 。只有当目前的车辆全面并表现出高标准时 , 才会受到市场的青睐 。4.售后服务 , 当一辆摩托车的前三项都有了 , 如果非常忽视售后服务 , 或者售后网点不够完善 , 那么就无法和一流品牌挂钩 , 反而会把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 能够很好地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 这将是一流品牌的实力 。通过以上四点介绍 , 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称得上国内一线品牌的摩托车并不多 , 也就是说只有极少数的摩托车 , 如豪爵、冯春、宗申、隆鑫、钱江贝纳利、力帆等 。(排名不分先后) , 都可以算是一线品牌 , 其中豪爵多年来一直稳居榜首 , 因为这个品牌以上四点车型的表现相对均衡 , 而其他品牌都会有自己的突出特点 。至于二三线品牌 , 我们就不介绍了 。只要是一些综合展现以上四点不够均衡的品牌车型 , 基本上可以算是二三线品牌 。虽然它们在某些方面可能表现不错 , 但与主流一线品牌仍有一定距离 。2国产摩托车拼功率配置
这是一个很发人深省的问题 , 但也是一个真实的现象 。按照目前国内摩托车的发展水平 , 外观、配置或动力性能都不缺 。缺少的恰恰是核心发动机技术 。当然 , 这款国产车的定义一定要剔除合资品牌 , 因为它目前正在吃“老本” , 比自主品牌还要颓废 。合资品牌为什么吃“资本”?因为它们在配置、外观、动力性能等方面都不如自己的品牌 , 人们可以做出一款非常普通、极其耐用的车型 , 所以即使人老了 , 它们依然会很受欢迎 。毕竟我们的自主品牌摩托车还是很弱的 。不管怎么说 , 看发动机技术 , 现阶段自主品牌摩托车的中大排量车型虽然很多 , 但除了极少数之外 , 真正有发动机制造能力的车型还是少数 , 很多车型都是外购发动机组装生产的 , 所以自主品牌摩托车发动机技术的缺乏是公开的秘密 。即便如此 , 其余有制造能力的自主品牌摩托车发动机在技术水平上还是会有明显的代差 , 虽然它们的动力和扭矩参数都很吸引人 , 实际动力性能也不错 , 但相对来说 , 除了双顶置凸轮轴四气门、平衡轴和滑动离合器之外 , 真的没什么可说的 。因为以上技术基本都是留给别人玩的 , 不是自有品牌摩托车自己创造的 ,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 , 比如外部环境、产业基础、造车态度等 。 , 现阶段 , 自主品牌摩托车不具备任何实质性的高技术 。但另一方面 , 也是比较积极的表现 。能够让引擎数据更高也说明在学习过程中有了一点进步 。否则 , 如果我们走别人设计的路 , 那么最基础的民族工业就没有希望了 。综上所述 , 在缺乏核心技术的前提下 , 现阶段的自有品牌摩托车只能通过优化外观、丰富配置、提升参数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所以这种现象既正常又无奈 , 也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 , 我们也需要用包容的心去看待它 。如果我们只是嘲笑或者吐槽 , 其实是没有用的 。只有自主品牌真正有所进步 , 才能给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 其他什么都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