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多有炎症怎么办( 三 )


各类白细胞的防御保护作用各不相同 。中性粒细胞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活动的能力,是机体对抗入侵病菌,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的最重要的防卫系统 。当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减少时,机体发生感染的机会明显增高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趋化性,能吞噬搞原体复合物,减轻其对机体的损害,并能对抗组织胺等致炎因子的作用 。
嗜碱性粒细胞中有嗜碱性颗粒,内含组织胺、肝素与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在抗原-抗体反应时释放出来 。单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细胞 。目前认为它是巨噬细胞的前身,具有明显的变形运动,能吞噬、清除受伤、衰老的细胞及其碎片 。单核细胞还参与免疫反应,在吞噬抗原后将所携带的抗原决定簇转交给淋巴细胞,诱导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性反应 。
单核细胞也是对付细胞内致病细菌和寄生虫的主要细胞防卫系统,还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淋巴细胞则为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细胞 。T淋巴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反应而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反应 。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 。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000~10000个 。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好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 。
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血液中的白细胞有五种,按照体积从小到大是:淋巴细胞,嗜碱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细胞 。白细胞是一类有核的血细胞.正常人的血细胞数目是4000-10000/UL(微升),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是有较大范围变化的.当每微升超过10000个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没微升少于4000个时,则称为白细胞减少.机体有炎症(即发炎)时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可有遗传性、家族性、获得性等 。
其中获得性占多数 。药物、放射线、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细胞减少,药物引起者最常见 。
1、首先应仔细查找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因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 。
2、促白细胞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种类较多,但疗效均难以确定 。如维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 。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康力龙等对抗癌药、放疗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 。在病因治疗同时,对上述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4-6周,观察是否有使白细胞回升效果,切勿认为药物越多越好,而同时使用数种药物 。
3、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骨髓释放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当粒细胞减少是因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时,有较好且持久的疗效 。人体和动物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 。有细胞核,能作变形运动 。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组织迁移到血管内 。因此,白细胞除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 。
白细胞能吞噬异物产生抗体,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白细胞依细胞质内有无颗粒,分为粒细胞与无粒细胞两大类 。粒细胞依其颗粒染色特征不同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无粒细胞又分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依其功能又分为若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