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和湿热的区别

1.脾胃虚寒与湿热的症状

脾胃虚寒和湿热的区别

文章插图
脾胃虚寒,同脾阳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 。症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 。治宜健脾温中,代表方剂为理中汤 。
脾胃虚寒的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
脾胃虚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 。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 。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脾胃虚寒病人可多吃胡椒猪肚汤,生姜水 。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调味品,可以调理好脾胃虚寒的病症,恢复健康脾胃 。当然,出现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质性病变,最好去医院做胃镜检查 。

脾胃湿热脾胃湿热 ,病证名 。亦称中焦湿热 。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 。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以清热利湿为主 。
脾胃湿热证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均可见到,它涉及消化、肿瘤、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而消化系统疾病更为常见,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囊息肉等 。在肝癌手术、食管或胃或肠癌手术后,其
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能出现,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 。
引起脾胃湿热证的主要原因为上述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病变反复活动与发展的结果 。其次,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纵食口腹嗜食肥甘油腻,嗜食辛辣,吸烟嗜酒等导致脾胃受伤,聚湿生热 。由此可见,要预防脾胃湿热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上述基础疾病 。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勿吸烟,勿饮酒等 。
2.怎么辨别虚寒体质和湿热体质?
寒热体质大测验
1)即使是冬天也喜欢喝冻饮 。(是/否)
2)舌头的颜色呈深红 。(是/否)
3)说话很快又准确 。(是/否)
4)大便很多时也有臭味 。(是/否)
5)常常有流口水的现象 。(是/否)
6)手部长时间都保持热暖状态 。(是/否)
7)说话时声音很大 。(是/否)
8)两颊的颜色常常呈现偏红的现象 。(是/否)
9)经常不自觉睁大眼睛 。(是/否)
10)平均体温在36.3度以上 。(是/否)
11)坐下来的时候身体常常摇摇摆摆 。(是/否)
12)整个人看似结实,其实都是赘肉 。(是/否)
13)用手抓小腿肌肉,肌肉会很容易被抓起 。
如果你的答案“是”比“否”多的话,你就是热性体质,如果你是选“否”的比较多,你就是寒性体质了 。
热性体质的特点
热性人通常易流汗,所以一般都不会有水肿问题,但很容易因饮食过量,而出现便秘的情形,大量的宿便积存就变成小肚腩 。所以热性体质的人要减肥就要先解决便秘的问题,把宿便清除,多吃属凉性而纤维较重的蔬菜,平衡体质之余,更可以收清除宿便之效,但由于热性体质的人普遍食欲不错,所以要在食量方面多加节制 。
寒性体质的特点
寒性的人因为血液循环不好,所以容易手脚冰冷,但偏偏他们却不爱做运动,又怕冷,惟有常常利用食物让自己身体增加热量,往往就是这个恶性循环成为寒性体质人致肥的主因,要改善这情况,就要先从食物手,选择属热性的食物,平衡体质,继而配合适量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