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过敏吗?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过敏

【宝宝是过敏吗?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过敏】 导语:许多家长误信媒体说法,以为过敏症发生率极高 。宝宝可能只是出现一些单纯的外观表征,如脸上红色皮疹或流鼻水、呼吸喘呜声等,就认定他是过敏儿,因而控制与禁止他进食某些食物,反而易使宝宝生长不良,对幼儿早期的营养照顾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

宝宝是过敏吗?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过敏

文章插图
什么是过敏性疾病? 意指与先天性家族过敏体质的遗传、后天环境与饮食等因素有关的过敏性发炎反应 。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气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肤炎和过敏性结膜炎等 。
对于过敏性疾病常见的错误认知 气喘虽然是造成慢性咳嗽的重要成因之一,但无论在国内外,慢性咳嗽的原因中,非肺部疾病占了极大部分 。统计上鼻涕倒流是最常见的,而胃食道逆流则在第二至第三位之间 。此外,如妥瑞式症有时也会出现咳嗽或清喉咙的症状,但其实是神经系统出问题 。医师若没有早点将这些不属于过敏免疫的疾病做排除与转介,则可能会延误到治疗时间,因此准确的鉴别诊断方法十分重要 。许多家长担心服用类固醇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因此随意自行停药,实际上,所有国内外统计结果皆显示,长期使用吸入型的类固醇,并不会影响到身高与肾上腺素 。颜琼巩表示,过敏性疾病的病情随时都有变化,甚至可能会再诱发发炎,家长不要以为宝宝状况已获得控制就可以停止服药了,必须等到医师说没有问题时才能停下来 。此外,使用中医治疗,并不能达到控制发炎的动作,因此即使要尝试接受中医诊治,也必须同时在西医门诊做定期追踪 。过敏性疾病越早介入治疗,日后的预后状况会越好,甚至有机会完全缓解,家长不要因为一时的自作主张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造成日后病情恶化时,才带宝宝挂急诊,结果反而需要一次使用更多的类固醇 。
聪明判断宝宝是否过敏一般来说,在诊断宝宝是否有过敏性疾病时,医师会询问家族史与宝宝所出现的临床症状,接着再进行过敏指数检测 。2岁以前要诊断气喘很难,这是因为免疫系统要到2岁后才会趋于成熟,因此2岁前的婴幼儿,若出现类似气喘的症状,一定要先排除其他问题 。2岁前的宝宝,医师最常下的诊断为急性细支气管发炎,如果给药治疗后仍未痊愈,且排除其它结构性异常,如胃食道逆流、支气管软化症等,才会怀疑是气喘,此时称之为婴儿型的气喘,2岁以后才会真正称为气喘 。要鉴别别宝宝是否有过敏现象,家族史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专家表示,过敏的两大成因为体质和环境,当父母亲其中一方有过敏体质时,后代遗传发病的机会为l/3到l/2,而若父母双方均有过敏体质时,其后代得过敏病的机率增为2/3,假如父母双方都是过敏体质,且生出的第一胎宝宝有过敏性疾病,则第二胎宝宝有过敏性疾病的机率高达90% 。气喘的诊断需符合三条件,包括阵发性的呼吸道阻塞症状、上述症状发生后至少可以部分缓解、其他肺部疾病必需先予排除 。细支气管炎的症状与气喘类似,但是2岁以前的发生率远高于气喘,因此宝宝有类似症状时,一般会先诊断导向感染性的细支气管炎,而当服药治疗与观察后,仍无好转,则怀疑是气喘问题 。此外,门诊也可见到宝宝因异物吸入而引起气喘症状,但异物呛入时,宝宝的哮喘是突然的,家长必须观察宝宝症状出现的时间与表现方式,让医师有判别的依据 。通常鼻过敏症状是在多年进展后逐步恶化加重,很少会在一开始有症状后即造成明显变化 。尤其是5岁以下幼儿,要将过敏症状与反复发生的上呼吸道感染区分是十分困难的 。医师本身必须认真观察症状演变,并要求家长配合记录每一次症状的表现、时间及持续期间,才能做出最后的正确诊断 。异位性皮肤炎的诊断原则主要诊断1.皮肤剧痒2.典型的皮疹外观及分布区域3.慢性或反复发生皮疹4.家族病史中有经实验室确认的过敏疾病次要诊断1.干燥皮肤2.干癣/手掌纹路过多3.手或脚掌皮疹4.口角炎5.乳头湿疹6.易生成种种皮肤感染7.红皮症8.毛囊周边扩张9.白色糠疹10.早发性疹11.细胞免疫力降低或改变12.复发性结膜炎13.眼球深色化14.眼球下方皱痕15.颈部前缘皱痕16.角膜干燥17.易伴出汗的皮肤痒18.情绪不稳或易受影响19.食物不耐受症20.白色刮痕的皮肤21.免疫球蛋白E上升22.血液检查呈现嗜伊红性白血球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