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宝宝的7大疾病预防原则

导语:天气逐渐炎热起来 , 各种疾病也找上了宝宝们 。这时对宝宝的护理预防也就尤为重要 , 这期小编带大家来提前了解一下具体的预防方法 , 做到有备无患 。

夏季宝宝的7大疾病预防原则

文章插图
【夏季宝宝的7大疾病预防原则】 如果宝宝先是肤色发红 , 触摸宝宝的皮肤能感觉到干燥发热 。宝宝烦躁不安 , 有的会哭闹 , 呼吸及脉搏加速 , 接着会显得倦怠、昏眩、抽搐、或进入昏迷状态 , 测量体温时可高达39℃以上 。宝宝很有可能就是中暑 。妈妈们应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四周环境通风 , 温度适宜 。医学上称为婴儿夏季脱水热 。脱水前期无明显症状 , 宝宝一旦有不明原因的哭闹不停、烦躁不安 , 妈妈就要小心了 。出现这种现象 , 妈妈们应及时给宝宝补充足量的水分 。该症是因炎夏气温高、气候干燥 , 宝宝通过排汗而丢失大量的水分所致 。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 , 就会引起宝宝发热 , 有时体温可达39℃到42℃ 。天热 , 宝宝大量出汗 , 如果饮水不足 , 体内消化液 , 如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都减少 , 影响到宝宝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 宝宝就极容易腹泻 。宝宝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 , 即水样腹泻 , 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 , 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 , 有恶臭 , 严重者可因脱水及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 。夏天的特点就是烈日炎炎 , 离寒冷远了离感冒似乎也远了 。但其实 , 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以及皮肤散热、保温调节功能都差 , 夏天室内空调环境、室外高温 , 室内外温差大 , 宝宝就很容易在夏日里伤风感冒 。夏天也是蚊虫活动的时节 。宝宝幼嫩的皮肤就成了攻击对象 , 它们比成人更容易被蚊虫叮咬 。宝宝很容易抓破皮肤而引起细菌感染 , 因此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蚊虫 , 宝宝的手脚被蚊虫叮咬后 , 会留下色素沉积 , 而反复抓破结疤可能会留下像小红豆一样的疤痕 , 也就是所谓的“红豆冰”现象 。它不仅仅有碍肌肤的美观 , 严重的还会转变成蜂窝性组织炎 。妈妈们应在每天睡觉之前 , 喷洒无毒害的杀虫剂 , 或者给宝宝使用蚊帐 。出行的时候可以带上万金油、绿油精等药膏 。夏天随着户外活动的增加 , 晒伤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增 。晒伤后宝宝皮肤会变红 , 有刺痛和瘙痒感 , 有的宝宝会哭闹 , 而有的宝宝则只会在皮肤脱皮或刺痛感来的时候才表现出烦躁不安 。有些妈妈不愿意为刚出生的宝宝用防晒霜 , 认为宝宝不需要 , 或是担心防晒乳液会伤害宝宝的娇嫩皮肤 , 而事实上六个月大以上的宝宝 , 就可以开始用防晒乳液了 。长时间在户外 , 可选择防晒系数15-25的防晒乳液 , 每隔4-5小时给宝宝擦一次 。蚊虫叮咬后 , 宝宝抓破伤口 , 如果细菌侵入 , 就很容易形成伤口感染 。所以在宝宝被蚊虫叮咬后 , 最好马上给宝宝搽上专用药水 , 防止因瘙痒引起的抓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