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活动插座圆柱体组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活动插座圆柱体组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小班主题活动插座圆柱体组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培养幼儿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抓握圆柱的圆柄可以当作握笔的准备练习,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插座圆柱体组教案吧 。
设计思路
插座圆柱体是蒙氏感官教具比较经典的一种,它分为四组,A:
直径一定,高度渐减 。B:
高度一定,直径减渐 。C:直径与高度同时减渐 。C’:直径减渐,高度渐增 。
这四组教具将小班上学期的一些大小、高矮、粗细等概念融入其中,让孩子们在直观的教具中,在自由的操作活动中获得 。这是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的 。
活动目标:
1、直接目的:培养幼儿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
2、间接目的:抓握圆柱的圆柄可以当作握笔的准备练习 。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
活动准备:
1、教具:木制圆柱体B组:
高度一定,直径渐减 。
2、错误订正:在教具上,每个圆柱只能嵌进相合的园穴 。
活动过程:
基本提示:
1-P:用圆柱体B以圆柱找穴练习 。P为Pairing(配对)的代表符号 。
1、准备地毯,介绍圆柱体 。
师:“今天我们工作的是插座圆柱体” 。教师示范从教具架上把圆柱体取下 。用双手托握教具两端,(大拇指在后,小拇指弯曲托住底端,其余三指略微弯曲把住前面和侧面)搬运 。
幼:用眼睛仔细观察老师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
(评析:在蒙氏教学中,教师很少用语言告诉孩子该如何操作,而是用慢而精确的动作示范来让孩子了解操作步骤,这一点是符合幼儿的直观形象思维趋势的 。同时需要孩子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观察 。)
2、将圆柱取出,放在木枕下方 。
师:“这是插座圆柱体” 。
幼:“这是插座圆柱体” 。
师:“插座圆柱体在哪里?”
幼:“插座圆柱体在地毯上 。”
师:“这是什么?”
幼:“这是插座圆柱体” 。
3、教师握住圆柄,圆柱体底部朝上一手触摸圆柱体的直径和洞穴直径,尽兴配对工作 。
(评析:在蒙氏教学中,三段体的教学方式是经典而有效的 。首先老师具体让孩子了解工作的名称(例:“这是插座圆柱体” 。),接着让孩子理解工作(例:“插座圆柱体在哪里”?),最后让孩子运用工作(例:“这是什么?”) 。孩子们通过三段体的学习,真正掌握了工作的名称 。
4、请小朋友试试看 。
师:你想试试看吗?
幼:好的 。
5、将教具、地毯归位 。
(评析:蒙氏教具最终是为幼儿的发展服务的,让幼儿用自己的手去触摸,用眼睛观察,用思维来控制操作,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 。教师的每一个提示和所需的时间都要考虑到幼儿的思考能力 。)
活动反思: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对莫一件教具愈专心,愈表示他正在将具体的知识转变成抽象的知识 。
在这一种自然的过程中决不可加以干扰 。蒙特梭利教具是为自动教育而设计的,所以,对错误的控制是操之于教具本身的设计,而不在于教师 。控制错误的设计会引导幼儿使用教具,并让幼儿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 。
【小班主题活动插座圆柱体组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