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依据幼儿的不同性格特征及能力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
不同的幼儿其性格特点会受到不同家庭教育背景的影响,必然会体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充分注重不同幼儿的性格特征,因人施教实现幼儿个性化发展 。虽然幼儿最初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由于性格的的差异、家庭环境的不同,必然使幼儿的能力有所不同 。因此教师应认清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到底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若由于家庭溺爱教育造成的共性问题,那么教师则可通过集体的教育与强化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若属于个性问题,那么宜采取个别辅导、重点帮助,让幼儿始终沐浴在温暖的鼓励与深情的关怀中,从而增强信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
例如小班初,教师可利用贴水果卡片的形式把幼儿分组,几位老师通力合作,有带幼儿去如厕的,有带幼儿去接水喝的,有带幼儿去洗手的,这样既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的自理能力情况又能很好地掌握幼儿的进步程度 。
一段时间后,还可以通过比赛游戏的形式,比一比哪个宝宝更能干,树立榜样,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独立的自理能力的优良氛围 。
另外,良好的教育效果还需要家长们的大力支持 。瑞吉欧非常崇尚一种理念:“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教师要引领家长学习新理念,放开孩子的手脚,把自由真正还给孩子,家园努力配合,共同培养孩子,形成幼儿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与良好的生活习惯 。
总之,在学前教育培养中我们只有用丰富教育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人施教的开展活动,树立家长良好的配合意识,才能真正形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为幼儿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独立、自主打下坚实的基础 。
2.如何正确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
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 。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 。结合近几年的工作经验,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
一、增强孩子的生活自理意识 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孩子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要喝水了,父母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1、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孩子的生活自理意识 。如通过谈话“我是乖宝宝”、“我长大了”、“我学会了……”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 。再如在语言活动(诗歌、故事、看图讲述等)中,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 。
2、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像带等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 。
- 秋季幼儿宝宝如何保健
- 幼儿园离别感言致老师
- 小班音乐活动我爱我的幼儿园教案反思
- 孕前就要培养热爱孩子的心理
- 健康婴幼儿一日食谱 宝宝食谱大全及做法
- 幼儿食谱:香煎土豆饼
- 湿疹宝宝冬季护理知识大搜罗
- 婴幼儿体格检查有哪些项目
- 冬天婴幼儿腹泻多爱反复 家长需警惕
- 婴幼儿吃饭容易呕吐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