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机竟然是牙医发明的 棉花糖是谁发明的


棉花糖是小朋友们无法抗拒的一种食物,它的外形像一团团棉花,舔上一口是那么的香甜,连制作过程都像魔法般神奇——只见小贩们将一两勺糖加入棉花糖机,不一会机器里就“飞”出一丝丝“棉絮”,轻轻缠在小木棒上,轻盈诱人的棉花糖就做好啦!
棉花糖

棉花糖机竟然是牙医发明的 棉花糖是谁发明的

文章插图
正在制作棉花糖的小贩(图片来源:FocalPoint/Wikimedia Commons)
不爱甜食的发明家不是好牙医
家长们常常担心小朋友吃多了棉花糖会对牙齿不好,他们也许很难想象到,棉花糖机其实是由一位牙医发明的 。
威廉·詹姆斯·莫里森(William James Morrison)出生于1860年,1890年从田纳西大学牙科学院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牙医,在1894年当上了田纳西州牙科协会的主席 。
涉猎广泛的莫里森在主业之外有着多重身份 。比如,他还是一位律师,与美国著名政治家威廉·詹宁斯·布莱恩和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有着密切联系;另外,他也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童书作者,积极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
不过今天要聊的是莫里森的另外一个身份——狂热的发明爱好者 。莫里森经常鼓捣一些大大小小的发明,还为其中比较重要的几项申请了专利,这些专利包括:一种从棉籽中榨油作为猪油替代品的工艺;一种能净化公共饮用水的化学方法;当然,还有本文将介绍的棉花糖机 。
棉花糖机可以说是莫里森个人兴趣的产物,他虽然身为一名牙医却痴迷甜食无法自拔,他有一位跟他一样喜欢甜食的老朋友——糖果制造商约翰·C·沃顿(John C. Wharton),两人在吃甜食的过程中冒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1897年,他们一起将一个有趣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棉花糖机就这样诞生了 。
他们设计和制造的这台电动机器与现在常见的棉花糖机非常相似,加工原理也基本一致:机器中间有一个金属容器,上面带有小孔 。在制作棉花糖时,先将糖加入金属容器里,经过加热后糖会融化为糖浆 。当容器高速旋转时,糖浆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小孔,在甩出的过程中拉出纤细的糖丝 。糖丝迅速冷却为固体,将它们聚拢做成团状,美味的棉花糖就做好了 。
“仙女丝”在世界博览会上闪亮登场
不过,莫里森和沃顿并非第一批制作出棉花糖的人,类似于棉花糖的食品早在15世纪就出现了 。
在那个年代,手工制作糖丝的过程非常繁琐 。首先要将糖加热融化,然后使用叉子或者刀子拉出糖丝,最后再配合一些模具,才能制造出精美的造型,仅有少数技巧高超的厨师懂得其中的门道 。
这种手工糖丝的“寿命”非常短,在接触空气后会迅速因吸收水分而塌陷,失去蓬松质感 。如此金贵的食品显然无法轻易在街头巷尾售卖,自然也与普通人无缘 。
棉花糖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制作棉花糖的难度,缩短了制作时间,只要一机在手,小商贩也能轻松发挥出大厨水平,棉花糖不再是只有富人才能享用的高级食品 。
在1904年的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上,莫里森和沃顿带着他们的棉花糖机首次在世人面前亮相,这场博览会宏大,吸引了2000万名参观者,正是棉花糖机闪亮登场的绝佳机会 。
那个时候,棉花糖还不叫“棉花糖”,莫里森和沃顿给它取了个非常梦幻的名字——“仙女丝(Fairy Floss)” 。他们把仙女丝装在小木盒中出售,一盒售价为25美分 。这个价钱在当时并不算便宜,但人们显然都被这种卖相不俗、口感新奇,连名字都自带仙气的甜食迷倒了,在长达7个月的博览会上,莫里森和沃顿总共卖出了近7万盒仙女丝,发了一笔大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