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防病常须三分饥和寒

“要想小儿安 , 常须三分饥和寒 。”中医这句老话流传至今 , 不少人只知其然 , 但不知所以然 。我们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建 , 给大家讲讲其中的道理 , 以及儿童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
临 床:
呼吸和消化疾病占80%
在日常生活中 , 儿童容易患哪些疾病呢?李建说 , 这些病大致有三类 , 一是呼吸系统疾病 , 如感冒、发烧、咳嗽、鼻炎等;二是消化系统疾病 , 如厌食、腹痛、腹泻、口疮等;三是传染病 , 如痄腮、水痘、菌痢等 。前两类疾病在临床上占80% , 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
孩子处在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时期 , 即身体以及各器官功能发育还不完善 , 易受到外邪侵袭而致病;孩子脾胃功能较弱 , 自制能力又差 , 常常饮食无度 , 增加脾胃负担 , 损伤了脾胃功能 , 就会产生疾病 。
如小儿食积 , 在临床上 , 中医常分为伤乳和伤食两类 , 伤乳多指还在吃奶的婴儿 , 因哺乳不节 , 食乳过量 , 或乳液变质 , 冷热不调 , 造成停积脾胃 , 壅而不化 , 形成乳积 。而伤于食者 , 多为年龄较大的儿童 , 因饥饱无度 , 喂养不当 , 或过食肥甘厚味及寒凉食物 , 或食入不易消化的柿子、黑枣、豆类食物 , 均可造成食物停积在中焦脾胃中 , 而发为食积 。中医所说的“饮食自倍 , 肠胃乃伤”就是这个道理 。
另外 , 如果孩子有长出气、心烦气躁、厌学、摔东西等情况 , 应该引起家长的注意 。这说明小儿情志有了问题 。食积还会引起气郁 , 加上学习压力大、精神压力就大 , 容易出现眨眼睛、多动等症状 。李建提醒家长 , 要按照孩子的意愿和爱好让他们学习知识 , 给他们减压 , 从而避免情志病的发生 。
生 活:
【儿童防病常须三分饥和寒】 饮食穿衣适度不易得病
“要想小儿安 , 常须三分饥和寒 。”李建解释说 , 要确保孩子平安健康 , 就不能给他们吃得太饱、穿得太暖 。
孩子常患呼吸系统疾病 , 这些孩子就是由于吃得过多 , 内有积热 , 加上穿得过暖 , 出汗多反而容易受凉 , 患感冒、发热、咳嗽就不可避免了 。
爱护孩子首先要保护孩子的脾胃 , 做到合理饮食 , 粗细、荤素搭配 , 少吃冰凉、油腻、煎炸之物 。他介绍 , 经常用莲子、山药、薏米熬粥给孩子喝 , 是保护脾胃的好方法 。
一位年轻妈妈曾说 , 自己比较怕冷 , 就觉得孩子也冷 。秋风乍起 , 毛衣外套就给孩子套上了身 , 生怕小孩病了遭罪 。李建认为 , 孩子穿衣服应根据季节变化来增减 , “春捂秋冻”对大人如此 , 对孩子也同样 。
孩子是阳盛之体 , 自身易热 , 即使受凉也会化热 , 即寒从热化 , 不需要捂着 。尤其秋天本应锻炼孩子的耐寒能力 , 一捂反而容易上火生病 。另外 , 新生儿不宜穿偏燥热的新棉衣、盖新被褥 。
保 健:
专家教您几招防治方法
中医常说“不治已病治未病” , 对孩子也一样适用 。李建说 , 在临床上 , 孩子常常有实热和虚热之分 。孩子暴饮暴食、吃得过多 , 常有口舌生疮、口气大的症状 , 这就属于实热 , 应该清热祛火 。可食用一些山楂食品 , 如糖葫芦、山楂糕、山楂片等都能帮助消化;药物可以吃一点导赤丸、化食丸、大山楂丸等 , 但更多的是鼓励孩子多吃水果、蔬菜 。虚热的常见症状为手心热、盗汗、脑袋出汗等 , 这就应该养阴益胃 , 吃点养阴益气合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