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 三 )


血清中转铁蛋白能结合SI的总量,称为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未被铁结合的转铁蛋白铁结合能力称为未饱和铁结合力(unbound iron binding capacity,UIBC) 。因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公式(TIBC=SI UIBC)来表示 。
幼红细胞中未被利用的铁以小粒的形式存在于胞浆中,亚铁氰化钾可将其染成蓝色 。在缺铁情况下,幼红细胞中的铁小粒显著减少甚至消失,而在体内贮存铁增多时,幼红细胞中铁小粒也增多 。含有铁粒的幼红细胞称为铁粒幼细胞 。
(6)铁的贮存:铁主要贮存于肝、脾与骨髓中 。贮存的主要形式为铁蛋白与含铁血黄素 。铁蛋白中含铁可高达23% 。含铁血黄素为颗粒状物质,含铁37%,见于铁蛋白含量最高的组织中 。
(7)铁的排泄:正常小儿铁的排泄量极微,主要排泄途径为胆汁、尿、粪、汗及剥落的肠黏膜细胞 。
2.发病机制
(1)影响血红蛋白生成:铁是血红蛋白的原料之一,红细胞需要铁、原卟啉和珠蛋白等以合成血红蛋白,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承担输送氧的重责,所以贫血将影响机体多器官的正常功能 。缺铁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因而新生的红细胞内血红蛋含量不足,细胞质较少,而缺铁对细胞的分裂、增殖影响较小,故红细胞数量减少的度不如血红蛋白减少明显,从而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2)影响生化反应:对生化反应的影响包括线粒体的电子传递、儿茶酚胺代谢及DNA的合成 。已知多种酶需要铁,如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C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核糖核酸还原酶及黄嘌呤氧化酶等蛋白酶及氧化还原酶中都有铁 。这些酶与生物氧化、组织呼吸、神经介质的分解与合成有关,酶活性降低时细胞功能紊乱,因而出现一些非血液系统症状,如影响小儿的神经精神(行为)、消化吸收、肌肉运动和免疫等功能 。经铁剂治疗后,这些症状可消失 。缺铁还可影响肌红蛋白的合成 。
(3)组织学改变:上消化道生长快速的细胞对缺铁特别敏感,舌、食管、胃和小肠的黏膜萎缩 。咽喉部的黏膜萎缩可能导致环状软骨后区形成喉蹼,引起吞咽困难 。
3.缺铁3个阶段 值得提出的是体内刚出现缺铁时并非立刻出现贫血,可分为下列3个阶段 。当体内已经有缺铁存在但尚无血红蛋白降低者称为缺铁(iron deficiency,ID),只有当缺铁同时伴有血红蛋白下降者才称为缺铁性贫血 。缺铁与贫血之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体内出现缺铁时,最早出现的表现是贮存铁的下降,如缺铁持续存在,即可出现SI下降,此时仍可无血红蛋白下降,临床上也无贫血的表现 。如缺铁进一步加重,SI几近耗竭时,血红蛋白才开始下降,临床上出现明显的贫血表现 。
(1)储存铁减少:铁丧失超过摄入,铁处于负平衡,储存的铁(骨髓铁染色可知)不断减少 。尽管血红蛋白和血清铁仍正常,然而血清铁蛋白水平下降<20ng/ml 。当储存的铁减少时,对饮食中铁的吸收以及转铁蛋白的浓度代偿性地增高(后者可从铁结合力升高上反映) 。
(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铁储存耗尽,没有足够的铁来满足骨髓造血的需要 。虽然血浆转铁蛋白水平增高,但血清铁浓度降低,导致可用于红系造血的铁不断减少 。当血清铁降到<50μg/dl(<9μmol/L)和转铁蛋白的饱和度<16%时,红细胞造血就会受到影响 。
(3)缺铁性贫血:低色素贫血伴有正常的红细胞和正常的指数 。然后小红细胞增多,随后会出现低色素红细胞 。最后缺铁影响组织,引起症状和体征 。
【临床表现】
一、临床表现
发病多在6个月至3岁,大多起病缓慢,开始多不为家长所注意,致就诊时多数病儿已为中度贫血 。症状的轻征取决于贫血的程度和贫血发生、发展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