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调理“汗宝宝”

家有“汗宝宝”
3岁的牙牙(化名)前段时间生了一场大病,高烧39℃,好不容易才退烧 。牙牙病好后,牙牙妈妈却发现,以前不出汗的孩子,现在却是个“汗宝宝”——不仅晚上出很多汗,白天出的汗也比一般孩子要多,整个人的精神都不好 。当时大家都以为孩子大病初愈,没恢复过来,所以就没在意 。

中医如何调理“汗宝宝”

文章插图
 
一直到牙牙的情况持续了几个月都没好以后,家里人才重视起来,于是带着他到医院做检查 。医生检查后发现,牙牙的体质是气阴两虚 。原因是孩子在发烧以后,过多吃了退烧药导致发汗,损伤了他的气和“阴” 。很多孩子发烧后,都会消耗大量水分,而在传统中医理论里,水分是一种津液,也是“阴”的一种,难怪会阴虚了 。
如果孩子大病初愈,仅仅有一小段时期出汗,那是正常的恢复期 。但是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出汗,一直没有改善,那可能就是患“汗证”了 。医生发现,牙牙出汗持续了挺长一段时间,所以得用补气、补阴的药物,如太子参等 。
【中医如何调理“汗宝宝”】 4岁的小齐(化名)则是晚上出很多汗 。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小齐奶奶发现,他的床上都湿了一大滩 。小齐爸妈先是带孩子到医院体检,可没检查出什么问题 。后来,奶奶才想起来,这个应该就是中医所说的“盗汗”,于是带孩子去看中医 。中医医生检查后发现,小齐是属于阴虚型的盗汗,因为晚上是阴,白天是阳,所以晚上出汗的孩子一般都是阴虚的表现 。在排除了肺结核的可能后,医生给小齐开了含有沙参、五味子等的药方,进行对症治疗 。没想到,小齐的盗汗现象不到一周就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