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相忘于江湖 从此相忘于江湖是什么意思


何谓相忘于江湖 从此相忘于江湖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庄子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段文字也见于《庄子·天运》篇)张耿光先生《庄子全译》翻译为:“泉水干涸了,鱼儿困在陆地上相互依偎,互相大口出气来取得一点湿气,以唾沫相互润湿,不如将过去江湖里的生活彻底忘记 。”我觉得这样译并不准确,且有背庄子原意 。
从语法的角度来分析,“于”是介词,与“江湖”组成介宾短语,“于江湖”作“忘”的补语,而不是宾语 。也就是说,“于江湖”是“忘”的处所,而非“忘”的对象 。“相忘于江湖”不能译为“将过去江湖里的生活彻底忘记” 。
且本篇后文有言:“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 。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 。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
【何谓相忘于江湖 从此相忘于江湖是什么意思】原文之“相”乃交互之义,当事者双方交互施动于对方 。庄子主张“相忘以生”,“相忘”即你忘记我,我忘记你 。庄子认为“彼正正(当是‘至正’之误)者,不失其性命之情 。”(《庄子·骈拇》)鱼乃江湖中物,当游于江湖 。“不如”者,舍此取彼之谓也 。受困于陆地,“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何如自游于江湖?同处困境,以微薄之力相互救助而生存,莫如处于江湖之中,谁也不管谁,自由自在!“相忘于江湖”并不是“忘记江湖生活”,而是“生活在江湖之中,你忘记我,我忘记你”之意,这样理解才符合庄子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