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的病因及预防

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 。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 。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 。
病因
(一)急性高热 。1、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早期,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 。
2、非感染疾病:暑热症、新生儿脱水热、颅内损伤、惊厥及癫痫大发作等 。
3、变态反应:过敏,异体血清,疫苗接种反应,输液、输血反应等 。
(二)长期高热 。
1、常见病:败血症、沙门氏菌属感染、结核、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症等 。
2、少见病: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结缔组织病 。
预防

小儿高热的病因及预防

文章插图
1、衣着要凉爽,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的办法 。
2、居室空气要流通,必要时用电扇来回吹风,千万不可关窗闭户不让孩子见风 。
3、鼓励饮水,保持口舌滋润,小便通畅 。
4、注意营养,不要随意忌口,无明显咳嗽的可多吃点水果,尤其西瓜,既能补充水分、糖分和维生素,又有清热的功效,此外还应注意大便通畅 。
【小儿高热的病因及预防】 出现高热应予紧急处理,采用冷敷和拭浴的方法,使患儿尽快降温 。可用冷湿毛巾敷额,好可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若加敷腋窝和腹股沟则效果更好 。可将75%酒精兑水一倍稀释,用小毛巾蘸湿擦抹头、颈、腋窝、胸背和四肢 。若小儿四肢冷或擦抹后皮肤起"鸡皮",应改用稍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红转暖 。在作物理处理的同时还要服退热药,有高热抽筋病史的同时加服镇静药 。遇高热最好不要不管一切抱着孩子往医院跑,尤其家离医院远而交通又不方便的,否则病孩很容易在途中或在繁忙的急诊室候诊中,体温继续升高而发生意外,应先在家中作上述紧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