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应对孕期冬季寒冷

冬季气候寒冷 , 有些孕妈妈体质不好会容易生病 , 那么 , 如何抵抗冬季寒冷的季节呢?下面 , 看下中西医结合的小妙招吧 。

中西医结合应对孕期冬季寒冷

文章插图
【中西医结合应对孕期冬季寒冷】 紧缩、鸡皮疙瘩 是皮肤用来保暖的表征人的皮肤表层有许多不同的感官接受器 , 可感觉温度、疼痛…等等外在的改变状况 , 医生表示 , 皮肤中扮演调节体温角色有好几种不同机制 , 其中像是血管的扩张用以散热 , 缩紧借以保温与感到寒冷时所产生的鸡皮疙瘩 , 就是皮肤用来保温的范例 。为什么人们打冷颤时会起鸡皮疙瘩呢?人的皮肤中每根汗毛的毛囊周边都有许多的肌肉称为竖毛肌 , 当感觉特别寒冷颤抖时 , 全身的竖毛肌收缩时会将汗毛立起 , 产生我们俗称的自然反应 , 也就是鸡皮疙瘩 , 毛与毛之间的间隙会包夹空气 , 所以人体体温会感觉暖化 , 也是因为身体周遭包覆着一小层温暖的空气层 。因而当一鼓寒风吹来时 , 感觉特别寒冷并非温度瞬间骤降 , 而是因为身边形成的这层温暖的空气层被吹散、吹走了 , 而导致个别受到风吹时有一阵寒冷的感觉 。远离冬季诱发的疾病冬季来临 , 冷气团一波波来袭 , 如果气温骤降 , 但孕妈咪没有做好保暖工作的话 , 因为身体调节能力较差 , 就会出现身心问题 。中医师表示 , 时岁已正式进入冬天 , 孕妈咪除了开始容易出现抽筋的问题外 , 在季节交替的日子 , 比一般人敏感 , 因此预防感冒在这个季节显得特别重要 。专家同时指出 , 怀孕的时候身体新陈代谢速度较快 , 而且皮肤的毛细孔呈现扩张状态 , 因此对温度的调节功能变差 , 心血管方面容易产生血液循环快 , 心跳加速、呼吸变快 , 嘴唇容易出现蓝色 , 怀孕中后期会有较喘的现象 , 天气变冷容易导致周边血管急速收缩 , 有高血压、心脏病的孕妈咪都需特别注意 , 而温差过大 , 如果流汗没有即时擦干 , 也容易感冒 , 再加上目前季节流感肆虐 , 如果孕妈咪不小心感冒 , 会有可能并发支气管发炎、肺炎、鼻炎、中耳炎等疾病 , 因此孕妈咪不可忽视气温变化所带来的危机 , 冬季保暖是很重要的课题 。冬天冷吱吱 , 气温的改变对孕妈咪所造成的影响包含了生理以及心理层面 , 因此冬季需格外注意自己的身心状况 , 以下提供7大改善对策 , 远离冬季孕期中无法调适的情况 。1.血液循环变差冬季因为周边血管收缩 , 因此容易产生四肢冰冷、血液循环不好的情况 , 特别是下肢水肿 , 或是因为冬季肌肉没有给予适当的热度伸展 , 也会出现抽筋的症状 , 医生表示 , 人体在一个压力(stress)的情况下 , 像是寒冷时血液的传输 , 会优先供给肾脏、心脏、脑部…等重要器官 , 所以相对“不重要”的四肢 , 尤其是离心脏越远的远端肢体血流会相对被“牺牲”掉 , 也就造成四肢末梢因血液循环不佳与生理废弃产物的囤积 , 而容易冰冷甚至抽筋 。抽筋在中医来说 , 主要可以从“寒主收引”与“血不荣筋”两个观念来谈 , 医生表示:“大自然冬日之气属寒 , 寒气容易使血液循环变差 , 所以容易引起小腿抽筋 , 尤其一天之中 , 晚上寒凉之气最盛 , 所以恼人的抽筋最容易发生在晚上睡眠时” 。另外 , 孕妈咪为了要蕴育胎儿 , 身体气血会集中在体内 , 四肢气血相对性地会比较缺乏 , 不能营养肌肉筋骨 , 容易有疼痛、四肢冰冷、和抽筋的问题发生 , 因此夜间保暖更为重要 。如果您时常有抽筋的问题 , 就需特别注意四肢的保暖 , 医生提醒 , 晚上睡觉时可穿着卫生裤与保暖的厚袜子 , 并在睡觉前做一些双腿抬高的运动:平躺仰卧 , 双腿垂直抬高 , 足部抵住墙 , 可维持3~5分钟 , 每天反覆数次 , 在妊娠晚期多加走动 , 促进小腿肌肉收缩 , 让静脉血液回流 , 晚上睡觉可垫个小枕头在脚上 , 让双脚最远端比心脏高度高 , 都是可改善夜间抽筋的方法 。中医师提出3个小技巧 , 可让您减缓抽筋之苦 , 不过以下中医保健方式 , 仍需经过专业中医师针对孕妈咪个人体质诊断评估后再实行 。泡脚:用生姜5片、桂枝2钱、赤芍2钱 , 煮温水 , 具有温经散寒的疗效 。茶饮:喝黄耆红枣枸杞茶 , 可补养气血 。穴位按压:承山穴、血海穴(如图示) , 可预防抽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