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旁脓肿

在左右肩胛骨内侧与脊柱交界的区域,有斜方肌、大小菱形肌、骶棘肌等背部肌肉、肌肉间有组织空隙和滑囊,如果该处受到化脓菌的侵袭,局部发炎化脓,就形成肩胛骨旁脓肿,属于深部脓肿一种,临床上并不多见 。

肩胛骨旁脓肿

文章插图
【肩胛骨旁脓肿】 其表现有两种情况:一类多见于婴幼儿,局部以化脓性改变为主,但由于部位较深,又隐藏于后背,局部肿胀开始不明显,加上小儿年龄小语言表达困难,所以早期常漏诊 。病儿发热,背部侧以哭闹来表示,查血细胞计数增高 。随病情进展,患侧肩胛骨内侧肿胀,家长多以背部左右不对称来诊,检查患处有范围较广泛压痛,患侧上肢活动可能受限 。此时做B超,可发现在斜方肌下方或者深处有炎性病灶区或者脓肿波型,局部穿刺可能有脓液 。当发现病儿患处皮肤潮红、肿胀发亮、压痛明显,有波动时,病情大多数已数后期,穿刺有较多量的脓液 。细菌培养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厌氧菌等,B超有典型的脓腔图形 。
另一种多见于年长儿,由于滑囊炎继发感染而致 。初患滑囊炎时,活动患侧上肢感背部疼痛 。肩胛骨内侧饱满,有时可及边界不清之肿物,肿物有轻压痛,B超显示有囊肿物波形 。发生继发感染后,患处红肿,有较敏感的压痛,白细胞计数升高,穿刺有脓液 。
无论是婴幼儿,还是其他年龄组病儿,都可能因脓毒血症(又称脓毒症)而在肩胛骨内侧间出现脓肿,但这只是全身多发脓肿中的一个,并可由B超和血培养加以证实 。
早期诊断肩胛骨旁脓肿很重要,当婴幼儿出现发烧和哭闹时,应注意检查孩子的背部,如果发现两侧肩背部不对称或者肩胛骨内侧有压痛,应做B超协助诊断 。诊断确定后,给予大剂量抗生素,如西力欣、凯福隆、红霉素等静脉点滴2-3天,一般即能控制感染,以避免发展成脓肿 。如果已经出现脓肿,宜首先选择穿刺抽脓,并配合用抗生素,效果多数较满意 。若患处已有明显波动,或者穿刺脓液稠厚者,可行切开引流术引流脓液 。属于脓液血症者,最好收住院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