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走出忧郁( 二 )


让孩子走出忧郁
案例一:5岁的明明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经常不肯去上幼儿园 。一到早上 , 就赖床不肯起 , 就算勉强起来也是不吃不喝的 , 一会儿又说肚子痛、头痛 。妈妈带他去看医生 , 医生说身体很正常 , 也没有发烧 。明明以前很爱玩的玩具 , 现在动也不去动它 , 真是把妈妈给急死了 。
案例二:7岁的亮亮连续三个月行为乖张 , 不但在家打妹妹 , 还在学校咬同学 , 并破坏玩具桌椅 , 不论老师采用说的、骂的、打的 , 甚至罚坐在角落 , 都不能控制他的行为 。校长要求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 否则不同意亮亮进入学校 , 以免再伤害到其他的同学 。
儿童专家表示 , 忧郁的儿童长大之后 , 会比一般人更容易罹患忧郁症 , 且性格违常、品行不良 , 也会造成日后身心的痛苦 , 而从小开始的EQ教育 , 或许可以预防往后的心理障碍 。忧郁的儿童如何走出阴霾呢?
●快乐玩具抒发情绪 。儿童有时会藉由玩玩具 , 或扮家家酒来抒发情绪 , 但有时则需要靠家长的协助 。家长们可配合孩子的理解程度 , 教孩子去认识并标示它 , 例如生气、害怕、难过、挫折 。家长用语言来表示关注 , 帮助儿童将其忧郁的心情说出来 。说出来的好处是在于让孩子认识并标示情绪 , 而不是用生闷气或不良行为来发泄 。儿童若觉得被了解 , 无形中不安的情绪将被释放出来 , 也能逐渐转移心中积压的不舒服 。
●有趣活动走出忧郁 。接下来 , 家长可以提供两个孩子可以接受的活动选择 , 让孩子走出忧郁困境 。例如:宝贝 , 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标示情绪) , 因为车子被弟弟拿去玩(指出原因) , 弟弟玩5分钟之后再换你玩(接纳感);这样做 , 即使儿童在受挫后 , 仍可进行其他的活动 , 而不是僵在那里 。另外 , 家长一定要预留时间、空间给孩子做选择 , 就算孩子都得不满意 , 家长也不必硬逼孩子;重要的是 , 在这过程中 , 教孩子学会了体察情绪变化 , 学会了等待、轮流、忍耐、分享 。好比人生一样 , 不是时时完美 , 只要孩子尽力便是 。事后家长可强调孩子做到自我控制 , 夸奖孩子EQ进步了 , 逐渐地 , 儿童对忧郁的反应方式会逐渐成熟 。
●教孩子接受情绪 。至于对无法改变的事实 , 如失去亲友、生病这类较严重的失落与痛苦 , 家长不要故意去避免谈它 , 愈不谈在小孩心中的疑虑就会愈多 , 还可能会误以为是自己不好 , 因为做错事才会发生不幸;日后可能形成自卑的心理和过度消极悲观退缩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