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前,你做好口腔准备了

【怀孕前,你做好口腔准备了】 “生个娃娃掉颗牙”这是老一辈人常说的话 , 虽然没什么科学依据 , 却也道出一个事实 , 很多准妈妈的牙齿容易受到损坏 , 如果不注意保护 , 甚至会出现宝宝出生后坏掉几颗牙的现象 。小牙齿有大风险 2个月前 , 肖女士正在生长的一颗智齿经常发炎 , 虽然时而疼痛 , 但忍忍也就过去了 , 所以她一拖再拖一直没去治疗 。可怀孕两个月后 , 肖女士的这颗智齿的疼痛程度却愈演愈烈 , 甚至到了难以入眠的地步 。肖女士把心一横 , 决定将其拔掉 。

怀孕前,你做好口腔准备了

文章插图
可医生却告诉她 , 必须等到产后才能进行创伤性手术 。这是肖女士始料未及的 。一颗小小的牙齿和“怀孕”一相遇 , 怎么就能发生那么大的“化学反应”呢? 为了减缓肖女士的疼痛 , 医生给她做了局部处理 , 而要进行彻底的治疗 , 还得等上个一年半载 。在这期间 , 依照医生的嘱咐 , 肖女士必须特别注意口腔的清洁 。早晚刷牙后必须认真冲洗龈袋(见名词解释) , 餐后要及时漱口 , 饮食上还要少吃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为了不让疼痛复发 , 肖女士要做的功课比口腔正常的孕妇要多得多 , 这让她又后悔又苦恼 。据了解 , 智齿大多在18岁以后萌出 , 智齿在萌出过程中 , 常常引起急、慢性症 , 就是“智齿冠周炎” 。智齿冠周炎最易发生在20~35岁之间 , 而这个年龄段恰好是育龄妇女选择怀孕的年龄 , 所以孕妇很容易受“长智齿”的困扰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医师何桂娟表示 , 要想防治智齿冠周炎的发生 , 应在孕前将口腔中的阻生智齿拔除 。准妈妈最易出现口腔问题 王女士怀孕快8个月了 , 因为喜欢吃杏仁 , 平时经常用牙齿咬杏仁的壳 , 最近她突然发现牙齿松动得厉害 。可王女士不解 , 自己怀孕前也经常这样咬杏仁壳 , 并没有这种现象发生 , 这难道和怀孕有关? 何桂娟解释说 , 王女士出现牙齿松动 , 是由于准妈妈的口腔卫生不良的缘故 。准妈妈在怀孕期间 , 由于钙质补充不足 , 使牙槽骨质相对松软 , 牙齿与牙槽骨连接的牙周韧带也会松懈 。一般情况下 , 孕妇口腔内的细菌约为正常人的2.5倍 , 其产酸菌的数量也比正常人高出2倍 。如果准妈妈在孕期不注意口腔卫生 , 牙龈会有炎症出现 , 以至牙齿出现松动 。除此之外 , 孕期容易患的口腔疾病还有龋病、妊娠期牙龈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 , 但往往由于不重视 , 在怀孕前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 , 而导致在妊娠期集中大爆发 。那么 , 在这个妇女一生中生理和心理变化较大的时期 , 准妈妈应注意哪些口腔问题?何桂娟表示 , 妊娠期妇女容易出现以下口腔问题: 1、孕妇的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变化 , 如激素的改变 , 容易使口腔软组织发生炎症反应 , 出现牙龈肿胀与炎症 , 医学上称为“妊娠期牙龈炎” 。2、孕妇出现妊娠性呕吐会使唾液酸性增加 , 导致保护在牙齿表层的牙釉质脱矿 , 从而增加患龋病的可能 。3、孕妇在妊娠期的日常生活不规律 , 饮食摄取的次数和量均增加 , 以及偏食等 , 再加上口腔卫生护理不及时 , 容易造成孕妇的口腔抵抗力下降 。4、妊娠期体质下降 , 疲劳 , 或妊娠反应太重 , 使有的孕妇忽视口腔卫生的维护 。5、智齿大多在18岁以后萌出 , 智齿在萌出过程中 , 常常引起急、慢性症 , 就是“智齿冠周炎” , 智齿冠周炎最易发生在20~35岁之间 , 而这个年龄段恰好是育龄妇女选择怀孕的年龄 , 所以孕妇很容易受“长智齿”的困扰 。孕前应做口腔检查 “你做口腔检查了吗?”准备怀孕的妇女到医院做孕前检查 , 医生都会这样提醒 。虽然口腔检查并没有列入孕前检查的常规项目 , 但医生都会建议准备怀孕的妇女到口腔科检查牙齿 , 因为妊娠期口腔问题对胎儿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有研究报告指出 , 妊娠期牙龈炎并不是所有的孕妇都会有 , 口腔状况良好的孕妇没有局部刺激的存在 , 并不会引起牙龈炎;而如果孕妇患有牙周病可能会导致婴儿早产或出生时低体重 , 如果孕妇怀孕前患有牙周病 , 到了妊娠期会由于激素的改变促使某些致病菌孳长 , 使牙周病更加严重 。另一方面 , 如果孕妇因牙痛而进食不易 , 会导致营养不均衡 , 从而间接地影响胎儿的健康 。因此 , 准备怀孕的妇女应该在怀孕前接受口腔健康检查 , 建立一个健康的口腔环境 , 从而避免在怀孕期间因为发生口腔急症所带来的治疗风险 。孕期治牙须慎重 周女士曾患过急性牙髓炎 , 发作起来可真是痛不欲生 , 由于工作忙没时间看牙医 , 她自己买止痛药、消炎药吃了整整一个星期 , 好不容易才挨过去 。好了伤疤忘了痛 , 直到计划怀孕 , 周女士也没再去看牙 。一次听朋友说孕期不宜看牙 , 她这下慌了神 , 赶紧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 。医生说幸好她在怀孕前来了 , 否则牙髓炎再发作 , 只能等到产后再治疗了 。何桂娟说 , 准妈妈治疗牙齿应慎重 , 特别是孕早期和孕晚期 , 最好选择在怀孕前治疗牙病 。因为一旦患了牙病 , 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实施创伤性手术 , 对于孕妇而言都有一定的风险存在 。如果准妈妈在孕早期和孕晚期牙齿有不适 , 可请牙医做暂时性处理 , 非治疗不可时 , 也应在孕中期治疗 。在孕早期 , 即1~3个月 , 是胎儿的重要器官形成的三个月 , 若在此时进行X光线检查 , 可能会造成自然流产或畸形儿 。所以此时只做一些紧急处理 , 不会做太过复杂的处置 。在孕中期 , 即4~6个月 , 可做侵犯性不大的牙科处理 , 一般只选择局部麻醉 , 避免全身麻醉 。在孕晚期 , 即7~9个月 , 也只适合做紧急处理 , 在这个阶段进行口腔创伤性手术容易导致宝宝早产 。准妈妈保护牙齿有讲究 既然我们知道了准妈妈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 不妨来看看应该怎么保护牙齿吧 。何桂娟指出 , 准妈妈的牙齿保护以下6点不可忽视: 1、太甜的东西少吃 。糖对龋齿的发生起一定的作用 , 特别是蔗糖 。饭前1~2小时吃糖 , 会使食欲减退 , 长期下去 , 会发生与牙齿构造有关的营养不良 , 牙齿组织结构薄弱 , 所以在饭前饥饿时吃糖 , 牙齿就容易被龋坏 。另外 , 口腔是一个多菌的环境 , 有些细菌可以利用蔗糖合成多糖 , 形成一种粘性很强的细菌膜 , 这种细菌膜附在牙齿上很不容易清除掉 。久而久之会使牙齿脱钙 , 软化腐蚀 。2、酸的食物要合理吃 。很多准妈妈怀孕期间喜欢吃酸东西 , 但怀孕期间吃酸也要讲究科学性 , 有的酸性食物不宜多吃 。酸的食物容易使牙齿被侵蚀 , 变得脆弱而敏感 , 患上酸蚀症 。准妈妈可选择西红柿、橘子、杨梅、石榴、葡萄、绿苹果等果蔬代替酸性食物 , 既能改善妊娠期肠胃不适症状 , 也能增进食欲 , 加强营养 。3、早晚有效刷牙 , 保证刷牙时间在3分钟以上 。牙刷要选择刷头比较软的保健型牙刷 。刷牙时应避免用力过大 , 避免牙龈损伤、退缩 。4、不建议用牙签剔牙 , 可运用牙线 , 牙线能更彻底的清除牙垢 。5、经常给牙龈进行按摩 。用食指在牙龈上轻轻按摩 , 从外到内 , 从上到下 。6、多喝奶制品 。奶制品是我们所需要的钙质和磷质的最好来源 , 牙齿釉质和牙槽骨质的主要矿物质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