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控制宝宝体重 长大后易成为“胖子”



不控制宝宝体重 长大后易成为“胖子”

文章插图
  怎样才算肥胖?
【不控制宝宝体重 长大后易成为“胖子”】  在世界范围内,儿童超重和肥胖正日益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 。超重和肥胖不仅仅对宝宝近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不良影响,也增加宝宝成年后催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各种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
  目前对宝宝肥胖的判断标准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
一般来说,当宝宝的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的10%一19%为超重,超过20%以上便可诊断为肥胖 。其中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
  最新的由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儿童生长标准中,包括了儿童体质指数(BMI),也就是体重除以身长的平方 。BMI是人们很熟悉的评估超重肥胖的指数,对于成人来说,BMI超过25属于超重,而超过30时就属于肥胖;但对于生长中的儿童,BMI指数随年龄而变化,因此也需要根据按年龄的BMI值来判断宝宝是否超重或肥胖 。
  宝宝肥胖有哪些信号?
  体重增长快速是宝宝肥胖的早期信号 。刚开始时,肥胖宝宝表现为身长和体重增长速度均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宝宝,随后宝宝体重继续增长,而身长增长不及体重增长,宝宝的体重逐渐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的均值,形成超重或肥胖 。
  正常情况下,随着宝宝年龄增长,体重增长应逐渐减慢 。比如,宝宝出生后前3个月,体重增加可以达到每个月1千克;而4-6个月之间宝宝体重增加为每个月0.5千克;而6个月到2岁之间的宝宝体重增加大约每个月0.2千克左右;而2-3岁之间体重一共增加约2千克 。因此定期测量体重和身长,对早期发现宝宝超重和肥胖非常有效 。
特别是将宝宝定期测量的体重和身长标点在儿童标准生长曲线图上,连接成宝宝的生长曲线 。当宝宝生长曲线的增长趋势显著高于儿童标准生长曲线,或者宝宝每个月体重和身长的增长远高于以上的估算值时,就提示应该注意宝宝超重、肥胖的问题了,此时就应该积极寻找原因,而不能等到宝宝真正超重、肥胖以后再补救 。
  宝宝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对大多数宝宝来说,饮食习惯不良和缺乏运动,也就是吃得太多,动得太少是造成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原因 。此外,遗传因素、某些内分泌性疾病等也与肥胖发生相关 。
  1.营养过剩 。大多数胖宝宝食欲好,进食快,再加上现在物质丰富,家长就怕宝宝没吃够,巴不得宝宝多吃点;还经常给宝宝吃高热量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糖果、糕点、高糖饮料等,这样宝宝每日热能的摄入量就超过消耗量,多余的热能就转化为脂肪积聚在体内 。
  2.运动不足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活动和运动的机会大大减少,宝宝同样也有运动不足的问题;再加上家长心疼宝宝,生怕宝宝累着,更怕宝宝伤着,于是宝宝只能窝在家里看电视 。这样宝宝热能的消耗更少,多余的热能更多,脂肪堆积也就更多了 。
  3.遗传因素 。大约有60%-80%的肥胖儿童有家族发病史 。父母双方都肥胖者,孩子有70%-80%发生肥胖;父母一方肥胖的,孩子有40%-50%发生肥胖 。在遗传的基础上,再加上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胖宝宝就这么发生了 。
  肥胖对宝宝有哪些不良影响?
  两岁以下宝宝超重和肥胖是否会对儿童期的生长发育或成年后的长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因为两岁以下宝宝的超重和肥胖,与成人期的超重和肥胖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