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从小“不吃亏”好吗( 二 )


当天晚上,当韩老师将小雨辰的异常变化告诉他的爷爷时,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小雨辰爷爷说,“十一”黄金周期间,放假的儿子、儿媳终于有时间和小孙子在一起了 。放假的7天中,小雨辰一直和父母一起生活 。而那句脏话,正是雨辰父亲的口头禅,尤其是在雨辰父亲接电话的时候,使用这两个字的频率最多 。只是短短7天的接触,小雨辰已经将这句话牢记在心并运用自如了 。
如果说小雨辰的语言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接受,那么如今已经上大班的女童瞹瞹说出的脏话,甚至连大人都羞于启齿 。她所在的幼儿园齐老师说,从入园到中班,老师们并没有发现瞹瞹有说脏话的毛病 。而到了大班,瞹瞹的脏话不仅突然多了起来,而且其内容越来越污秽 。幼儿园老师多次教育,在瞹瞹身上也是收效甚微 。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与瞹瞹母亲的一次长谈才找到了其中的原因 。
原来,从小班到中班,瞹瞹的母亲一直没有工作 。瞹瞹每天都是由母亲接送,绝大多数时间也是母女俩在一起 。到了大班,找到工作的母亲下班很晚,每天就只能由瞹瞹的姥姥先将她接回去 。瞹瞹的姥姥在农贸市场内摆了一个蔬菜摊,长时间待在蔬菜摊的瞹瞹,从市场混杂的人嘴里学会了这些污言秽语 。
◎专家观点
董娟园长对此分析,从生理学角度来说,3~6岁的儿童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强和接受事物最快的阶段 。这个年龄的儿童辨别是非、分辨对错的能力极其微弱,只是简单的模仿 。家长一些不良的行为和语言的频频出现,无疑是对儿童的一种反复强化过程 。这个负面的强化过程,就会让儿童学会这些不良行为和语言 。而且越是聪明的孩子,其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就越强 。
应该指出的是,这个年龄的儿童一旦沾染上不良的行为和语言,往往会影响到今后的一生 。此外,纠正这些儿童的不良语言和行为,往往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进行“淡化教育” 。在纠正儿童的同时,还需要纠正家长的语言、行为并创造一个文明的环境 。
吃亏是福吗?
【宝宝从小“不吃亏”好吗】 华仔身体不好,看起来比较弱小,所以其他小朋友喜欢欺负他,华仔妈妈跟老师谈了很多次,但是华仔还是屡次战败而归,请求妈妈援军出动,华仔妈妈总是会找到人家家里去大闹一场,这时华仔才会甘心 。与华仔妈妈比,小璐生活在单亲家庭,妈妈总是教育女儿谦让,但是没想到女儿胆子越来越小,特别是遇到男孩子的欺负,只知道哭 。宝宝吃亏了,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吃亏到底是不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