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母儿血型不合的原因

谈谈母儿血型不合的原因
母儿血型不合主要是孕妇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而发生的疾病,可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引起胎儿或新生儿溶血症 。患儿常因严重贫血、心力衰竭而死亡;或发生严重黄疸,病死率高,即使幸存,患儿智力发育也受影响 。
一、病因
母儿血型不合,常见的有Rh血型不合和ABO血型不合两大类型,分述如下:
1.Rh血型不合当孕妇血型为Rh(-),丈夫为Rh(+),胎儿也是Rh(+)时,可以有少数胎儿红细胞带着Rh因子(抗原)进入母体,使母体致敏产生抗体,这些抗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抗体与抗原相遇发生溶血 。随着妊娠次数增多,母体内抗体也逐渐增多,抗原抗体反应所造成胎儿贫血,也依妊娠次数增多而愈来愈严重,甚至发生死胎 。第一胎婴儿每能幸免罹病 。如孕妇过去有流产或输血史,则尔后第一次分娩胎儿也同样可患病 。大多数Rh血型不合患儿出生后24小时内病情进展较快 。在我国Rh(-)者明显少于国外,其中约5%Rh(-)母亲的胎儿有溶血病 。虽然发生率不高,但病情严重,往往引起胎婴儿死亡及严重后遗症,故应予重视 。
Rh血型系统已确定有C、 D、 E、 c和 e五种抗原,各抗原中以D抗原的抗原性强,引起Rh血型不合溶血症的发生率较高,故临床上首先以抗D血清(抗体)检验其为D(+)或D(-),临床上将D(+)/(-)通常称为Rh(+)/(-) 。
2.ABO血型不合一般孕妇为O型,胎儿为A型或B型,同样可以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ABO血型不合比较多见,约占妊娠总数的20%?25%,而发生溶血症者仅2%?2.5%,且一般都较轻 。这是由于胎儿含有或多或少的可溶性A或B物质,能中和A及B抗体的缘故 。症状较轻的ABO溶血症容易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相混淆,部分发生严重的溶血症,其进展速度较慢,有时在出生后第3?5天才达到高峰 。
二、诊断要点
1.病史有流产、早产、死胎史或新生儿黄疸,则有血型不合可能,应作血型检查 。
2.新生儿临床表现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ABO血型不合者可稍晚),进行性加剧,肝脾肿大,且严重贫血 。婴儿出生后立即呈现苍白甚至轻度水肿者,若不及时处理,数日内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及吸吮反射减弱,甚至抽搐等核黄疸症状 。
3.实验室辅助诊断
(1)血型检查,可在妊娠早期对孕妇及其丈夫或婴儿进行血型检查 。①Rh血型不合者,母D(-),父D(+) 。如D抗原无不合而临床高度怀疑者,应进一步检查Rh系统其他抗原;②ABO血型不合者以母O型,父AB型多见,父A型、B型也可发生本病 。
【谈谈母儿血型不合的原因】 (2)血不全抗体检查:①Rh不合的孕妇应夫妇双方查Coomb试验,阳性者应查抗D抗体及滴度 。效价≥1∶32时提示病情严重 。②ABO不合的孕妇也应夫妇同时抽血测定孕妇血中对其丈夫红细胞的免疫抗A或抗B抗体及其滴度,效价≥1∶64时才有意义,≥1∶512时提示病情较重,应住院治疗 。
不全抗体检查孕早中期应每1?2个月检查1次,在妊娠28?32周间应每2周测定1次,妊娠32周以后每周测1次 。
为加强孕期保健,怀孕前夫妇双方一定要查血型,以便早期发现血型不合,预防治疗 。
三、处理
1.妊娠期孕期应加强胎儿监护,如果抗体效价升高,可给孕妇服中药茵陈蒿汤加减(茵陈、黄芩各10克,制大黄4.5克,甘草6克),每周1次,直至分娩为止 。也可口服有免疫作用的中药(当归、川芎、木香、益母草、白芍等),对ABO不合者有一定疗效,但Rh不合者效果不明显 。为提高胎儿抵抗力,可在妊娠24周后,30周、33周左右静脉滴注葡萄糖加维生素C 10毫克 。每日吸氧3次,每次20分钟 。维生素E 30毫克口服,每日3次 。对重症者可考虑子宫内输血 。如妊娠已近足月,过去又有死胎或死产史者,可考虑引产 。如ABO血型不合抗体效价在1∶512以上,Rh血型不合抗体效价在1∶32以上,应考虑引产 。除非有剖腹产指征,一般不需剖宫,可经阴道分娩 。但如临产后产程进展不顺利,应放宽剖宫术指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