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吃药注意事项

【儿童吃药注意事项】 药量不多也不少
专用药剂安全好

儿童吃药注意事项

文章插图
药袋标示最重要
●儿童用药不合理比率高达12%~32%,家长缺乏用药常识和儿童专用药物缺乏是两大主因
●尽量使用窄谱抗生素、单药;儿童退烧不推荐使用安乃近和阿司匹林,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儿童服药后若在1小时内大量呕吐,则需补服;若超过1小时后呕吐,不需补服
儿童用药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有数据显示,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比率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新生儿更高达24.4% 。
儿童用药不安全由两大原因造成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每年全球有千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三分之二死于用药不当 。
常燕群介绍,我国每年儿科门诊量约占医院的20%,儿童是医院的常客,同时也是安全用药隐患的重灾区 。目前,儿童用药不合理比率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新生儿更高达24.4% 。这主要由两大原因导致:一是家长缺乏用药常识,存在用药误区 。另一大原因就是我国儿童药物比较缺乏 。目前,我国儿童药品市场存在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等问题,九成以上药物没有儿童剂型 。
家长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如果医生给孩子开的是非儿童药物,将会面临诸多麻烦 。有时药太苦或有怪味,宝宝不愿意吞 。有时候,需要用手掰、用刀切,费半天劲才能够切出处方上所写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片,但很多时候经常切多了或切少了,难以精确计量 。有时候,剩下的药片可能会与别的药片混合,而难以再辨认 。而这些麻烦都为宝宝的用药安全埋下隐患,成为宝宝的隐形“杀手” 。
儿童比成人更易受药物损害
据中国聋儿康复中心统计,我国7岁以下聋儿,超过30%是因药物过量造成的毒副作用所致 。而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中国每年死于不良用药者中1/3都是儿童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宗云岗介绍,儿童不是缩小版的大人,其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吸收、代谢、排泄、敏感度都与大人迥异,药物在体内不能充分代谢,因此比成人更易受药物损害,用药时更应谨慎小心 。
常燕群介绍,儿童安全用药主要应掌握三个原则:药量不多也不少、专用药剂安全好、药袋标示最重要 。
“前面两点还比较好把握,只要去正规医院请专科医生诊治,一般不会出现问题,第三点就需家长自己留意 。”常燕群介绍,家长去药房取药时,一定要注意核对袋上的姓名、药品总量,给孩子服药时要看清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同时要注意药品的保存方式,该冷藏的冷藏,千万不要让药品暴晒或受潮,以免影响药品疗效 。
专家支招:
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
如何合理用药?
常燕群表示,虽然开药不是家长的事,但现在有些家长喜欢自行给孩子用药,或者在开药过程中主动要求医生开什么药,给医生施加不良影响,因此了解一些基本的用药常识,可以让家长少走弯路 。总的来说,应掌握以下几点:
1.抗生素:最好遵医嘱用药,尽量使用窄谱抗生素、单药,足量、足疗程用药,切忌自行用用停停 。
2.镇咳止喘药:婴幼儿一般不用镇咳药,多用祛痰药,哮喘提倡局部吸入 。
3.止泻药、泻药:对腹泻患儿不主张用止泻药,多用口服补液疗法、肠黏膜保护剂、微生态调节剂等;轻微便秘多数是上火所致,一般不用泻药,可适当服用小儿七星茶或饮食来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