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关键点教会孩子承受挫折

在当今"6+1"的家庭模式中,作为家庭中心的孩子总是受到各方的关注,每当获得一小点成就时,我们总是不忘鼓励和表扬 。但是,我们也慢慢地发现,在赞美声中长大的孩子却越来越受不起挫折 。究竟该怎样引导孩子以正确的心态来面对挫折呢?来看看亲子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五个关键点教会孩子承受挫折

文章插图
遭遇挫折不同情绪不同表现
孩子遇到挫折时,会有不同表现,或哭闹、或发脾气……这是因为他们有不同的情绪体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情绪类型一不满型
行为表现出现破坏行为
情绪急躁、控制欲强的孩子在做事受阻、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接受批评或被人取笑时,会在心里产生不满情绪,会对相关的事和人产生一定的仇恨,他们会快速在行动上有所表示,主要是表现出报复的行为,例如打人、骂人、把东西弄坏,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恼羞成怒 。一般"不满型"的孩子,若在情绪阶段没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就会在后期表现出破坏行为 。
情绪类型二失望型
行为表现出现排斥行为
有些孩子遭遇挫折时,会体验到受伤的感觉并感到失落,会表现出伤心、失望的情绪 。这些情绪让孩子寻求安慰,寻找依靠 。例如,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发现自己做不好一件事,感到很挫败时,会在长辈跟前哭泣一番 。"不满型"的孩子在情绪处理阶段如果被打压、被否定,可能会因为无助而转变成"失望型".
很多孩子在达不到预期的行为结果时会对这件事产生排斥,不想继续再做这件事 。"失望型"的孩子,若在情绪阶段没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就会在后期表现出排斥行为 。为了避免痛苦的情绪体验,孩子会选择少去做或者不去做这件事 。
专家提醒
6岁之前,慎用挫折教育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对于孩子来说,经历适当的挫折可以在未来有更好的成长 。所以现在也有不少家长信奉挫折教育,希望通过经历更多的挫折让孩子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 。但6岁以前还是应当慎用挫折教育,因为6岁以前,尤其是3岁以前的孩子们,都处于安全感建立和完善的时期,如果这个时期给予太多挫折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对外界的信任、对世界的好奇与兴趣,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另外,挫折太多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使他本应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恼怒上了 。
接纳受挫情绪引导正确认知
面对遭遇挫折的宝宝,年轻的父母应该怎么应对呢?
【五个关键点教会孩子承受挫折】 6岁以前,尤其是3岁以前,家长在应对孩子遭遇挫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接纳孩子受挫折的情绪,不要指责;分担孩子的情绪,告诉孩子你也会这样;然后家长通过了解产生的原因,使用一些技巧和方法,陪伴、引导和鼓励孩子顺利度过这个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