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抽动症易致品行障碍

孩子在学校听课时不认真,小动作多,学习成绩不理想,当家长去接孩子时,经常会被老师训话,这群所谓的差生或老师家长眼中的问题儿童,实际上大多是患上了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有些更为严重的患上了抽动症 。

多动抽动症易致品行障碍

文章插图
在日前召开的儿童抽动症临床科研成果学术大会上,从事多年儿童抽动、多动研究的专家们呼吁,学校和老师不要歧视这些头脑正常却表现不佳的孩子,呼吁家长们更不要动不动对孩子施以打骂、责罚等惩罚行为,这对有病的孩子是不公平的,甚至会将病情不是很严重的孩子推向难以自拔的深渊 。
多动症抽动症往往并发 两者极易混淆
由于近年来在儿童中的高发,多动症这一病症逐渐被社会认知 。然而另一种与多动症相似、症状更为突出的抽动症,就恐怕知之者甚少了 。专家介绍,这两种疾病往往会合并在一起,影响患儿的言行认知 。而多动症一般要比抽动症早两到三年出现,抽动症会包含有多动症的症状,在治疗上抽动症也更为难治 。
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儿童医院原中医科主任陈昭定教授指出,多动症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明显出现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易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但也有一些孩子还合并出现抽动症症状,如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在抽动的同时还伴有暴发性的、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部分患儿还可产生模仿语言、动作、表情等行为 。陈教授说,抽动症是一种在儿童期(3岁~15岁)起病的神经精神障碍,男女童的患病比例为3:1.多动症和抽动症往往会合并在一起出现并表现出来,有些是从小儿多动症逐渐发展为抽动症的 。如果是两者并发,一般以治疗抽动症为主 。
多动抽动症影响孩子学习 易致品行障碍和社会退缩
多动症通常会导致孩子的记忆不稳定、不牢固,对学过的东西记得不全面,再认时漏洞百出、前后颠倒,有时记住的知识也会突然忘记 。抽动症的危害更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抽动症症状的表现常常被同学嘲笑、奚落,使患儿产生自卑、性格孤僻,久而久之孩子变得孤独,不愿与人接触,甚至对嘲笑者产生报复、敌视心理,这样很容易使孩子走上犯罪道路 。
别把多动抽动症当淘气!中医治疗最常用
北京金童中医医院的专家指出,抽动症和多动症的孩子常常因为被误认为是淘气而忽视了治疗因此家长们千万不能误将抽动症、多动症当做孩子淘气而忽视不管,甚至打骂孩子 。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到专业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
据专家介绍,长期以来,抽动症都以西药治疗为主,常用药物为兴奋剂类、抗精神失常类药物,由于副作用多而明显,且无法从根本上控制抽动症状,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界专家的质疑 。鉴于西药的副作用较为突出,目前我国有76.8%的抽动症患者把中医作为治疗的第一选择 。近年来,由于抽动症已经由过去的疑难杂症发展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我国中医界也逐渐形成统一认识,普遍认为抽动症属中医"内风证"范畴,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因肝肾同源,因此治疗上多以从肝论治和从肾论治为主 。目前中医界运用健脑止抽多元疗法,凭借诊断、分型而对症下药,已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效果 。
治疗和管理须长期坚持,家长老师配合很关键
对于多动抽动症的病因,专家通过临床总结认为,遗传、体质、病毒感染、环境、神经等诸多因素皆可导致多动抽动症的发生 。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 。专家提到,许多家长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没有症状了,就不再坚持吃药和管理,结果一个感冒又引起复发 。因此,要治愈首先要重视,然后才会有良好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