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孕妇会反复性流产呢

小编导读28周、胎儿体重1000克而终止者称流产 。在妊娠12周前终止者称为早期流产,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终止者称晚期流产 。流产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 。自然流产的发病率占全部妊娠的10-15%,多数为早期流产 。流产2次及以上称为反复性自然流产 。

为什么孕妇会反复性流产呢

文章插图
反复性自然流产是由什么原因导致?反复自然性流产可以采取哪些治疗?多次的流产是否会影响胎儿的健康?
反复性自然流产的常见原因
据妇产科主任医师梁宝珠介绍,自然流产发生2次及以上者,称为复发性流产 。“出现复发性流产,必须系统检查,明确流产的原因 。”梁医生说,引起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病因比较复杂,有近半数的复发性自然流产目前尚无法明确病因,其中常见的原因包括了、内分泌因素、高泌乳素血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甲状腺功能障碍和糖尿病、感染因素、男性因素和免疫因素等 。针对这些常见因素以及相关的治疗措施,梁医生进行详细介绍 。
遗传因素 。对于染色体异常携带导致的流产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仅能进行产前遗传学咨询和诊断 。对于常染色体平衡易位和非同源性罗泊逊异位携带者,从理论上讲均有分娩正常核型及携带者婴儿的机会,这些夫妇应当做产前检查,确保生育正常的婴儿 。如果医学上建议不宜生育的夫妇不应勉强 。
还有,如果夫妇双方染色体都正常,但是配子形成和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染色体异常,例如女性年龄大于35岁,卵子老化,易发生染色体不分离,导致染色体异常,另外,不良环境如有毒化学物质、放射线、高温等也可引起胚胎染色体异常 。
内分泌因素:20-25%的多发性自然流产是由于内分泌异常所引起的,其中早期流产常见原因为黄体功能不全 。对于孕早期黄体功能不全的孕妇可以给予外源性孕酮如黄体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替代,直至胎盘形成 。
高泌乳素血症,使黄体期变短,孕酮不足,与此同时,其还会影响子宫局部正常泌乳素水平,影响胚胎发育,从而导致流产 。对于确诊为高泌乳素症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溴隐亭等药物治疗 。
子宫内膜异位症,大约30%左右 。导致流产原因及机制复杂 。治疗上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如果检查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CA-125阳性,应该治愈后再怀孕,防止出现类似的情况,以免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甲状腺功能障碍和糖尿病 。一旦有多次流产的病史,应该进行系统检查,在排除了相关疾病之后怀孕 。
感染因素,常见的有支原体、衣原体、弓形体、淋球菌、李斯特菌、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及原虫 。这些病原体的检查基本包括在了常规的致畸五项检查 。专家提醒,这些感染大多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在怀孕之前应该进行相关的检查,以防止出现意外 。
男性因素,其实精液因素、精液不液化、精子畸形率高、精子活力低、精子凝集重等男性因素都可以引起流产 。
免疫因素,胚胎具有父亲1/2遗传物质的同种异体自然移植物,为了保证胚胎不被母体排斥,母体免疫功能发生许多变化,包括形成主要由特异性免疫抑制物质(如封闭抗体,抑制性T细胞等)和非特异性抑制因子,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 。
各种免疫因素有机协调,共同维持妊娠 。当免疫因素中某一环节出现异常均导致多发性自然流产 。目前常见的可检测的免疫异常包括,血清中某些自身抗体,如抗心磷脂抗体、血型不合,抗精子抗体阳性、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