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也可能走上吸毒不归路

导读《卫报》报道以前人们常因体重超重,腰围太大而归咎于他们的DNA,这是司空见惯的事 。现在,你又可以因吸毒上隐而责怪自己的父母给你遗传了“上瘾基因” 。最近,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一种基因变体,携带这种基因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对香烟和毒品上瘾 。研究发现,25%的人携带有这种基因 。这一发现对治愈可卡因上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科学家希望它用来防止想尝试毒品的行为以及研发相关的手段 。
组织这项研究的德国曼海姆的精神卫生研究中心的精神药理学教授Rainer Spanagel说:“如果你是这种基因变体的携带者,对可卡因上瘾的可能性就高,这是你的弱点 。”他还说,现在主要是采取劝导或保护的手段抵制携带者对可卡因的诱惑 。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疫苗,携带者注射后可降低对毒品的兴奋度 。
可卡因是古柯叶的主要生物碱,通过化学方法从古柯叶中提取出来 。古柯属植物,广泛种植于西亚和秘鲁 。可卡因一般为纯白、灰白粉末,有特殊气味,是一种极强烈的局部麻醉药品,通过鼻孔吸食会产生一种高度愉快状态,一定剂量后会至幻,大剂量使用会过分兴奋激动,周身颤抖,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的传导受阻,甚至死亡 。可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是导致滥用的重要原因 。兴奋初期,滥用者产生欣快,感到飘飘欲仙、舒适无比,表现洋洋自得、健谈 。用药后的兴奋作用,产生了消除疲劳的感觉 。这类兴奋感觉只能维持30分钟左右 。随之以后,它给人身体的抑制效应便出现了 。吸毒者为了恢复初期的体验,往往再用第二剂、……乃至每10分钟使用一次,以维持“瘾劲”不致衰落 。周而复始,剂量越用越大,使用越来越频繁,把吸食者带到毁灭的深渊 。
推荐阅读? 遗传病并非不治之症!
导读《卫报》报道以前人们常因体重超重,腰围太大而归咎于他们的DNA,这是司空见惯的事 。现在,你又可以因吸毒上隐而责怪自己的父母给你遗传了“上瘾基因” 。
吸毒者滥用可卡因的方式,常用鼻吸法,通过鼻粘膜吸收 。这种方式的长期作用,使鼻粘膜部分组织坏死或溃疡;也由于可卡因对鼻粘膜的刺激性,吸毒者常不由自主地挖鼻子,导致鼻中隔穿孔甚至坍塌 。用静脉注射方式注射可卡因,其毒性作用可非常迅速直达心脏,给生命带来的危险是非常大的 。吸毒者往往使用未经消毒使用注射器,极易造成皮肤脓肿和各种感染 。滥用者由于共用针头和注射器,也会感染和传播肝炎和艾滋病病毒 。可卡因成瘾者在高剂量使用可卡因时,出现类偏执性精神病,出现妄想、假性幻觉 。在被害妄想的驱使下,把一切人视为敌人,把别人的一举一动都视为对自己的威胁,便采取“先发制人”、攻击他人的行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 。产生的幻视、幻触,感觉看到而实际没有出现的东西,或感觉身体某一部分有“虫子”钻进去在涌动的难受,而常常“采取措施”自残肢体 。这叫做可卡因中毒性精神病 。
上周,欧洲联盟的禁毒机构公布了可卡因滥用国家的名单,英国处于欧洲大陆的首位 。欧洲毒品监管中心最近发布的一项年度报告称,英国的可卡因使用者人数已经连续第五年居欧盟国家之首 。报告显示,在15至34岁的英国人中,有12.7%的人曾经吸食过可卡因 。此外,英国吸食大麻的人数为30.1%,仅次于法国和丹麦 。报告还指出,在一些国家的吸毒人群中,可卡因正在取代安非他明和摇头丸等毒品被使用 。另外,最近发表的一项犯罪普查结果显示,去年英国有81万人曾经吸食过可卡因 。
科学家认为,占70%的可卡因成瘾正是由于遗传因素,就像精神分裂症和其它心理疾病一样 。而多项研究表明,50%的酗酒也与遗传有关 。在一份美国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介绍,研究人员通过对老鼠的研究发现注射过基因变体激素的老鼠更容易对药物上瘾 。为了获知基因对可卡因上瘾起多大作用,研究人员对670名上瘾者,700多名不吸毒者进行测试,结果发现,40%的不吸毒者携带这种基因变体,50%的上瘾者携带这种基因变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