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佝偻病的症状及病因


佝偻病是一种以骨骼病变为体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 虽然很少直接危及生命 , 但因发病缓慢 , 容易被忽视 , 一旦发生明显症状时 , 机体的抵抗力低下 , 而且易并发肺炎、腹泻、贫血等其他疾病 。婴幼儿特别是小婴儿 , 生长快、户外活动少 , 是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危人群 。
佝偻病的症状
1、一般症状:多汗:头部容易出汗 , 有酸臭味 , 与室温、衣着、季节无关;夜惊:无任何刺激或极轻微的刺激而易惊醒 , 醒后常哭闹 。
2、骨骼病变体征:
头部:早期可见囟门加大(一岁内婴儿的前囟门大于3cm×cm , 一岁后前囟门大于2cm×2cm) , 或闭锁月龄延迟(18个月后仍未闭合) , 出牙迟(一岁以后仍未出牙) 。缝加宽 , 边缘软 , 重者可呈现乒乓球颅骨软化 , 多见于0~6个月患儿 。
7~18个月大时可出现方颅 , 额、顶骨向双侧对称性隆起 , 头颅呈方形或马鞍形 。
胸部:婴儿期可出现肋软骨区膨大 , 以第5~8肋软骨部位为主 , 呈圆而大的球状形 , 称为“串珠” , 如“串珠”向胸内扩大 , 可使肺脏受压 。肋骨软化后 , 因受膈肌附着点长期牵引 , 造成肋缘上部内陷 , 肋缘外翻 , 形成沟状 , 称为“肋软沟” 。
当第6~8肋骨与胸骨柄相连处内陷时 , 可使胸骨前凸 , 称为鸡胸 。剑突内陷呈漏斗状 , 称为“漏斗胸” 。
脊柱:活动性佝偻病儿 , 久坐后可引起脊柱后弯 , 偶有侧弯者 。
骨盆:严重病变 , 骨盆亦可变形 , 前后径往往缩短 , 日后将成为女性难产的因素之一 。
四肢:
7~8个月以后的佝偻病儿 , 四肢各骺部均显膨大 , 尤以腕关节的尺、桡骨远端常可见圆而钝和肥厚的球体 , 称为佝偻病“手镯” 。学走步前后 , 由于骨质软化 , 因躯体的重力和张力所致 , 可出现“O”型腿 。会走前出现“O”型腿应与生理弯曲相区别 。会走后下肢往往呈“x”型腿改变 。重症下肢骨畸变时 , 常可引起步态不稳 , 这是因为走路时两肢距离过宽 , 不能内收靠拢 。
佝偻病的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
维生素D由皮肤经日照产生 , 如日照不足 , 尤其在冬季 , 需定期通过膳食补充 。此外空气污染也可阻碍日光中的紫外线 。人们日常所穿的衣服、住在高楼林立的地区、生活在室内、使用人工合成的太阳屏阻碍紫外线、居住在日光不足的地区等都影响皮肤生物合成足够量的维生素D 。对于婴儿及儿童来说 , 日光浴是使机体合成维生素D3的重要途径 。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 海水鱼如鲱鱼沙丁鱼 , 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都是维生素D2的良好来源 。从鸡蛋、牛肉、黄油和植物油中也可获得少量的维生素D2 , 而植物性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 。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婴幼儿对它的需要 , 需多晒太阳 , 同时补充鱼肝油 。
3、钙含量过低或钙磷比例不当
【小儿佝偻病的症状及病因】食物中钙含量不足以及钙、磷比例不当均可影响钙、磷的吸收 。人乳中钙、磷含量虽低 , 但比例(2∶1)适宜 , 容易被吸收 , 而牛乳钙、磷含量较高 , 但钙磷比例(1.2∶1)不当 , 钙的吸收率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