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并不完全是听天由命( 二 )


1.普拉提式的侧腔呼吸
吐气时尽量让肋骨感觉向两侧扩张,吸气时则要让肚脐向背部靠拢 。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使身体深层的肌肉都获得锻炼,有助于加强腹肌和骨盆底部的收缩功能,对孕妇的自然生产很有帮助 。此外,对肺活量的锻炼,也能让她们在生产时呼吸得更加均匀平稳 。
2.蹲立
双手自然下垂,两脚与肩同宽,脚尖正对前方,然后吸气往下蹲,蹲到大腿与地面呈水平,吐气站立 。下蹲时,应注意膝盖不能超过脚尖,鼻尖不能超过膝盖 。每个动作重复12 ~ 15 次,一周3 ~ 4 次 。
这种训练不但可以锻炼腿部耐力,还可增强呼吸功能及大腿、臂部、腹部收缩功能 。
3.举哑铃、杠铃
站立或坐姿均可,背部挺直,双手握哑铃,分开双臂使上臂与地面平行、小臂与地面垂直;靠肩部发力将哑铃推向头顶上方;在肘部完全伸直前停止上举、转做较慢的有控制的下放动作,返回到初始位置时即停止下降 。一般做3 ~ 4 组,每组10 ~ 15 次 。这样不但可以锻炼手臂耐力,加强身体控制,还可以增强腹肌收缩功能和腰部肌肉的柔软性 。
4.坐姿划船及坐姿拉背
坐姿划船:平坐在椅子上,双手向后拉固定在前方的橡皮筋,来回水平运动 。坐姿拉背:平坐在椅子上,双手向下拉固定在头顶的橡皮筋 。每个动作重复15 次左右,每周3 ~ 4 次 。
此运动可以有效增强臂力及背部肌肉力量,令孕妇生产时臂肌和背肌能够均匀用力,有助顺产 。
爱心tips
孕期最好不要做俯卧或仰卧运动,采取坐姿或侧卧较好;选择合适的瑜伽动作练习也有助于顺利分娩 。
定时做产前检查
孕妇定期做产前检查的规定,是按照胎儿发育和母体生理变化特点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了查看胎儿发育和孕妇健康情况,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及早纠正和治疗,使孕妇和胎儿能顺利地渡过妊娠期和分娩过程 。
整个妊娠的产前检查一般要求是9 ~ 13 次 。初次检查一般在孕4 个月,在怀孕4 ~ 7 个月内每月检查一次,孕8 ~ 9 个月每两周检查一次,最后一个月每周检查一次;如有异常情况,必须按照医师约定复诊的日期去检查 。
矫正胎位
胎位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与骨盆的关系 。正常的胎位应该是胎头俯屈,枕骨在前,分娩时头部最先伸入骨盆,医学上称之为“头先露”,这种胎位分娩一般比较顺利 。除此以外的其他胎位,就是属于胎位不正了,包括臀位、横位及复合先露等 。
通常,在孕7 个月前发现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强观察即可 。因为在妊娠30 周前,胎儿相对子宫来说还小,而且母亲宫内羊水较多,胎儿有活动的余地,会自行纠正胎位 。若在妊娠30 ~ 34 周还是胎位不正时,就需要矫正了 。
针对这种情况,孕妇可自行在家做膝胸卧位操进行矫正 。孕妇排空膀胱,松解腰带,在硬板床上,俯撑,膝着床,臀部高举,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尽量接近床面 。每天早晚各1 次,每次做l5 分钟,连续做1 周 。然后去医院复查 。这种姿势可使胎臀退出盆腔,借助胎儿重心改变,使胎头与胎背所形成的弧形顺着宫底弧面滑动而完成胎位矫正 。
作好分娩前的准备
预产期前1 个月,孕妇就应通过医生或书本来了解有关分娩的知识,作好心理准备 。保持正常的生活和睡眠,吃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为分娩准备充足的体力 。临产前,孕妇要保持心情稳定,一旦宫缩开始,应坚定信心,积极配合医生,顺利地分娩 。
温馨提示:
满35岁以后生育一般应采用剖腹产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产道和会阴、骨盆的关节变硬,不易扩张,子宫能力和阴道的伸张力也较差,以至于分娩时间延长,容易发生难产 。其次,年龄越大,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并发症的概率也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