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季节宝宝中暑的状况及预防


炎热季节宝宝中暑的状况及预防

文章插图
中暑的种类依症状轻重又可分成(1)热痉挛:通常以小腿抽筋表现 。适当补充水分及休息后,症状即可改善 。
(2)热衰竭:通常此时温度已上升至38至40度,神经学症状还不会出现,主要以虚弱、烦躁不安、恶心来表现 。
(3)中暑高热:为最严重情况 。病童之温度多超过40度,可能出现意识不清、昏迷、抽筋等症状 。此时死亡率高达50% 。
4岁以下容易中暑
但为何婴幼儿(尤其小于4岁以下)容易发生中暑的现象呢?归纳起来有下述几点原因:
1、体温调节中枢尚未成熟
人类是恒温的动物,所以我们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视丘下部),会随着外界的温度,产生一些反应来维持正常的体温范围 。然而幼儿体温的调节中枢尚未成熟(通常在10周大左右才逐渐发展出来),所以对于周遭环境温度的变化,适应性较差 。
2、体表面积较大
小孩单位体重的相对体表面积胜过成人,且易于吸收环境中的热量,但循环能力较差,不易将过多的代谢热量输送至体表散逸–此种排热功能称为辐射(人类散热方式,有60%靠此功能),如外界温度过高,就不能散热,反而吸热 。而且幼儿的皮肤表皮薄、血管分布丰富,更容易受外界高温影响 。所以,婴幼儿对高温高热之耐力不佳 。
3、 排汗功能差
汗水附在皮肤表面蒸发时,可吸收皮肤上热量而降温(占人类散热量的20-25%) 。但幼儿因皮肤汗腺数量少,且体内水分贮存量有限,所以此种散热方式就不太有用 。
4、对流失衡
幼儿的代谢速率较高,产热多,故需配合较大的体表面积及较快的呼吸气流进出方能排热以维持正常的体温,但如果周边环境的温度高过体温,吸入的是热空气,反而将促使体温升高 。(占散热量的10%) 。
宝宝中暑的情况
在什么情况下,妈咪们需怀疑小朋友有中暑的情况呢?如果您的小朋友量肛温或耳温超过39甚至40度(不建议量腋温或口温,易低估实际温度),同时合并下列现象时,需高度怀疑中暑的可能性:
1、虽然很热,但可能不会流汗 。(这是中暑最典型的现象之一)
2、皮肤会发红、发热,而且干燥 。
3、烦躁不安及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甚至进入抽搐或昏迷状态 。
4、较大的小朋友会有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而且昏昏沉沉的现象 。
宝宝中暑紧急处理
当小朋友有中暑的情况时,妈咪们应采取哪些紧急的处理呢﹖请记得您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即向医疗机构求援,然后尽快让孩子的温度降低:
1、维持呼吸道的通畅 。
2、尽速移到阴凉处,除去衣物,以电扇及冷气降低环境温度 。
3、你可以把他包在冷毛巾或是布里,用海棉沾凉水替他擦拭、或放进凉水(非冷水)浴盆里 。
4、每隔10到15分钟给予一些不含咖啡因清凉饮料 。但有呕吐或意识不清者勿给 。
5、尽快地让孩子的体温降下来,但是要小心不要降的太低或是冻到他!等小朋友体温降到摄氏39度就停止,然后继续观察,看看他的体温是否自然的下降 。假如他的体温再度上升,你再恢复前述降低体温的动作 。记得要尽快向医院求援!
别让宝宝晒昏头
所谓“预防重于治疗”,妈咪们应注意哪些事情,才不会让小朋友“晒昏了头”呢?
在室内尽量打开窗户,利用风扇或空气调节以保持通风凉快 。
小宝宝勿包裹太紧或穿太多衣物 。请记得,妈妈穿几件衣服、小朋友便穿几件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