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的18条人生真谛

1开车的18条人生真谛
驾驶的18个人生真理:83. 开车是为了到达 。84.再开几年,你的速度就会慢下来 。85. 超过比自己高档的车不代表你比他技术好 。86.不断刷新自己的速度记录的想法和做法是幼稚和不明智的 。87. 安全行车时间是最值得你骄傲和炫耀的 。88.如果可能的话,带上想搭车的人 。89. 尽量少用喇叭,车里的音乐自己听到就行了 。90.晚上不要洗车 。91. 车有毛病立即修理 。92.原地停车时,将车头指向可以直接离开的方向 。如果停车妨碍了别人的车,就会被刮伤 。93. 永远不要以为你可以一脚刹车把车定住 。94.遇到老人、小孩、行动不便的人,示意他们先过去,微笑 。95. 背影看上去不错的美女(帅哥),驶过别回头去看 。96.发表意见的论坛是会议和论坛,不是车屁股 。97. 不是万不得已别把车借给别人,不是万不得已别借别 人的车 。98.在车里放一本有趣的书 。这比在交通堵塞时咒骂要好 。99. 系安全带要成为习惯 。100.积水路面上慢慢行驶,不要溅到别人 。2开车的8大陋习详解
很多司机在开车的时候有很多不良习惯,被网友称为“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开车” 。说到这些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不会相信,也不会生气 。让我们来看看目前不良的驾驶习惯 。1.打开窗户,随意扔垃圾高速公路畅通时,随意开窗乱扔垃圾的情况有一些,但不多 。一旦发生拥堵,高速公路不仅变成了停车场,也变成了垃圾场 。堵车后,道路两旁“鸡毛一地”,不仅增加了保洁人员的工作量,也给后方车辆的通行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在普通道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片或一袋垃圾飞出车外 。如果你小心,你会加大努力,垃圾会以抛物线的状态飞到路边;粗心的人开窗会吃亏,这会考验司机的注意力和驾驶技术 。【开车的18条人生真谛】点评:奇怪,扔垃圾,一般不会,会在你坐在车里的时候 。2.向前穿过对面的车道前方拥堵,对面道路为空空当当,中间有一条醒目的双黄线 。一辆车率先跨了过去,快速向前行驶,紧接着一辆车立刻跟在了屁股后面 。你开多远,对面就有迎面驶来的车,没有空的空间让这辆车打滑回到原来的车道,造成更大的拥堵 。高速公路上,没有对向车道可借,但情况更糟 。应急车道会被借用,导致前方发生事故,后方救援上不去 。点评:排好队,这个小学生可以理解 。3.占用非机动车道大城市的道路远比其他道路多,行人和自行车的机动车道也很少 。即便如此,你也能经常看到汽车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或停放;再说了,不是车,是溜 。常见的情况是,第一个人停下来,马上就有追随者 。车子停不了多久,行人和自行车都要绕着马路走 。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之间通常有隔板,或者有栏杆,或者有山脊,但汽车是可以通过的 。点评:人过马路,车占人性,是典型的相互伤害 。抓住黄灯黄灯是为了提醒交通注意,提前刹车 。生活慢慢被车主理解了,快点,不然又要等红灯了 。每次黄灯亮起,十有八九最近的车都会踩油门往前冲 。在它的带领下,两三辆甚至更多的车辆会紧跟其后,希望通过黄灯 。只有抓不住,才会死心塌地刹车等 。抢黄灯的危险远远大于其他 。在繁忙的十字路口,两边的行人都准备好在红灯时移动 。黄灯亮着的时候,行人已经在动了,加速向对面走去 。双方加速,不小心就会相撞 。评论:我宁愿停下来三分钟,也不要抓紧一秒钟 。每次看到黄灯就冥想一次 。5.“三跟”停车随时随地随意停车显然是不对的 。在繁忙的路口、主干道、公交站点等地方,随意停车意味着增加拥堵 。每个人都知道真相,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有时候,停车是为了等人,司机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停车几分钟就不会碍事 。或者,以下车为目的停车,下车后立即离开 。也许,这是错误的方式 。停下来问路 。不是不能停车,而是停车要看地点 。选择一个空稍微宽敞一点不会影响交通的地方 。没人会说你的任何事 。点评:3次停车也要扣6分 。6.鲁莽地打开远光灯 。“中式照明”比任何人都更有趣、更明亮 。有了氙气在车内,越野车因为底盘高射得远;卡车最霸气,前后都有探照灯 。前面用来照明,后面照明让后车司机睁不开眼睛 。见面时,只要两车中有一辆没有切换到近光,已经切换到近光的车在见面的瞬间就会切换到远光——如果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会让你好过 。点评:远光灯不是武器 。7.遮挡车牌国庆春运高峰开车回家,经常能看到高速公路、国道上车辆堵号牌 。堵车牌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超速被拍照,避免罚款 。遮挡号牌虽然会吸引附近车的异样目光,但道路是陌生人的社会,陌生人经过,只看到它,很少进一步监督或报告 。正因为如此,既得利益导致更多的人藏起了底牌 。点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套牌是一种有目的的犯罪 。8.与行人抢道走路时,怪开车;开车时忍不住和行人抢道,这是中国人常犯的错误 。远远地,我看到一个行人计划在没有红绿灯的情况下过斑马线 。“中国式驾驶”的第一反应是鸣笛、闪灯,把行人赶回来 。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刹车减速,或者停下来让行人先通过 。“中国式过马路”必须有极少数人才参加,因为一个人很难与汽车抗衡 。点评:如果汽车不和行人竞争,“中国式过马路”就少多了 。“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开车”是社会生态的缩影 。当许多人成为车主时,他们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尊重行人的守法司机 。出乎意料的是,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自己是“众生”中的一员 。我随意插队,强行转弯,随意停车,经常和行人抢道 。很多人以糟糕的驾驶氛围为借口 。其实正是因为驾驶氛围不好,才需要大家以身作则 。只有每个车主都文明了,中国汽车才能文明 。是时候对坏习惯说不了了 。我对这些坏习惯感到很无奈 。为什么非要做这些没有好好开车的事情,完全没有意义,还可能造成人身安全 。非常希望有以上不良习惯的司机及时改正,停止危害我们的驾驶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