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孤独症的治疗方法


小儿孤独症的治疗方法

文章插图
有些小朋友不能融入集体生活 ,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考虑孩子是否患了小儿孤独症 。小儿孤独症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呢?应该用何种方法进行治疗呢?
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专家提醒:南京孤独症儿童发病率20年内升高了10倍 , 孩子3岁以内得不到治疗可能延续终身(据4月18中国中医药报) 。而联合国卫生组织公布数据显示 , 儿童孤独症患病率为1/150 , 目前全球有3500万人患孤独症 , 中国约有150万孤独症儿童 。
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 , 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系统疾病 。患病儿童三岁前会表现出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迟缓 , 不愿与人交流 , 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 多数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 , 学习有明显障碍 , 兴趣狭隘、行为刻板 , 严重的还会有自残或暴力的倾向 。专家提醒 , 由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和多基因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围产期并发症等精神因素有关) , 减少孤独症危害的最好办法就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
围产期与孤独症的关系
北京市残联组织有关专家曾经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 , 对居住在北京半年以上、具有北京市户口的0到6岁的28738名儿童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 , 患有听力、视力、肢体、智力、精神这5类残疾的儿童总患病率为12.19% 。。而在这5类残疾中 , 智力残疾占首位 , 81%的残疾儿童存在智力残疾 。
北京市妇幼保健院专家介绍说 , 0到6岁精神残疾的孩子主要是指孤独症 。调查还显示 , 在智力残疾的儿童中 , 5%的儿童是由遗传因素导致 , 而母亲围产期相关因素致残的达到57% 。专家提醒 , 一定要慎重对待围产期的护理 。
围产期是指怀孕后期、即满28周(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1l60克)至产后7整天的这段时期 。这段时期内 , 胎儿宫内窒息、婴儿出生窒息和新生儿在出生7天内出现一些疾病都有可能造成儿童智力残疾 。另外 , 在婴儿出生时 , 由于孕妇难产、婴儿受到脐带影响缺氧缺血 , 也可能造成儿童今后的智力问题 。而新生儿刚出生的几天里患了脑膜炎等其他脑部疾病 , 或者是营养性疾病 , 也都有可能造成智力残疾 。
高龄父亲的子女患孤独症几率高6倍
英美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 , 相对于较为年轻的男性 , 高龄父亲所生的子女患上孤独症的几率要高近6倍 。
这项研究调查了超过10万名儿童 , 这些孩子出生时他们的父亲都已经超过了40岁 , 结果发现这些孩子患孤独症和相关机体失调病症的几率比那些父亲低于30岁的孩子高出近5倍 。
研究由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研究所和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科学家们一同进行 。研究者调查了约13.2万名上世纪80年代在以色列出生的犹太裔青少年 。调查发现 , 若小孩出生时父亲的年龄在15到29岁之间 , 孩子患上孤独症的几率只有万分之六 , 若当时父亲年龄在30到39岁之间 , 那么孩子患病几率上升到万分之九(为上组人群的1.6倍) 。
而那些父亲已是40到49岁的“高龄”的 , 其孩子患上自闭症的几率就猛增到万分之三十二(增加到5.75倍) 。
【小儿孤独症的治疗方法】50岁以上的父亲的孩子患病几率则为万分之五十二 。总之 , 父亲年纪越大 , 孩子患病比率越高 。该项目负责人、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研究员亚伯拉罕·莱申博格介绍说 , 父亲的年龄每增加10岁 , 诞下孤独症儿童的几率就会翻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