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儿童节礼物成孩子“拼爹”话题


媒体称儿童节礼物成孩子“拼爹”话题

文章插图
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去游乐场、看电影、郊游,也可以给孩子送上一份向往已久的礼物 。然而最近一位小学老师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发现儿童节礼物成为一些孩子“拼爹”、“拼富”的话题 。许多网友跟帖讨论,认为儿童节原本是属于孩子的美好记忆,却由于掺杂过多成人世界的元素,变得不那么单纯了 。
孩子“拼爹”是家长“害子”?
近日,网友“鼓楼我的家”发帖称,自己是一名小学教师,在下课时听到班上的小朋友们讨论六一节的礼物,让她大吃一惊 。“有个孩子说,我爸是副处长,他的手下送我一台学习机;有个孩子直接反驳他说,别人来我家求我爸办事,送了我iPad 。
还有一个孩子说,我爸说要拿3万元,六一节带着我给孤儿院的小孩送礼物 。”网友“鼓楼我的家”非常惊讶,“六一节”怎么变成了“拼爹节”?
网友“明空万里无云”认为,如果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行,就不会给孩子造成攀比之感,责任还是在于父母 。
网友“多多家”表示,如此“拼爹”、“拼富”令人瞠目,这哪是爱子,分明是“害子” 。人是环境的产物,家长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长炫富、炫耀权力会被孩子模仿 。
“拼爹”行为应正确引导
网友“水晶叶子”认为,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应该对这种比拼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和正确引导,否则影响的是孩子的未来 。
中国科学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专家黄晓晖表示,从孩子的心理发展来讲,小学阶段是孩子“社会自我”开始发育的时候,喜欢用社会比较来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但发展成“拼爹”是不正常的,孩子显然受到了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这时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孩子引导向正确的方向,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引导 。
黄晓晖建议,当孩子“拼爹”时,家长和老师可以把孩子爱比较的欲望转化为他们自身努力、前行的动力,让孩子懂得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必须靠自己的努力 。
【媒体称儿童节礼物成孩子“拼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