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疫苗 保障孩子健康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健康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出生伊始,他就要与自然界中的各种细菌、病毒作斗争,随着时间推移,从母亲身上带来的免疫力会逐渐消退,发生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结核病、甲肝、乙肝、肺炎等等传染病的风险也就逐渐加大,一旦染上这些疾病,不但会对儿童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还会导致周围人群被传染 。
如果能及时给儿童按程序接种各种疫苗,就能使其免受相应传染病的危害 。因此,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是关系到儿童健康的一件大事,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也是每一位孩子的基本权利 。
用好疫苗 保障孩子健康
免疫规划是预防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手段,其投入少、效益高,是增强儿童身体抵抗力、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措施 。
2004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都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通过疫苗接种,影响了几代人健康的天花已经被消灭,脊髓灰质炎病、麻疹也已基本消灭,更多的传染病在实施疫苗接种后发病率大大降低 。
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增强,为进一步提升疫苗接种服务,我省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启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今年是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第4年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使我省以往儿童计划免疫时的“6苗7病”扩大到“11苗12病”,在原有的预防脊灰、结核、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肝等疾病的基础上,增加了流脑、乙脑、甲肝、风疹、腮腺炎等主要传染性疾病 。
孩子出生后1个月内,就要建立预防接种档案,长期保存 。给孩子办理入托、入学手续及以后的出国留学移民等手续时,都要检查预防接种证 。还有,一定要到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合格资质的接种单位去接种疫苗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针对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目前,在防治传染病的手段中,特别是对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防治中,预防接种最有效、最经济、最方便 。
疫苗的工作原理是:当人体第一次接触病原菌时将产生抗体,人体再次接触到同类病原菌,免疫系统就会依循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抗体来保护身体免遭到伤害 。通常来说,接种某种疫苗后就不会得某种病 。从我国几十年的预防接种工作的实践来看,疫苗对预防传染病的作用极大 。有些疫苗需要接种多次才能生效,因为它注射后产生的抗体,只能维持一段时间,所以要再接种1~2次,才能使抗体维持,足以抵抗病原体 。
随着预防接种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卫生部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的目标 。
2011年是消除麻疹目标的关键一年,除继续加强常规免疫措施之外,全省将根据目前的麻疹发病水平,在部分地区开展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应急接种或强化免疫工作 。
预防接种是一项社会工程,接种工作的实施与落实,需要多部门的通力配合,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通过对适龄儿童实施预防接种工作,将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
儿童预防接种前后应注意的问题:
(1)要在孩子健康状况良好时进行,接种前先测量体温,若发烧应推迟接种,等病好后及时补种 。
(2)接种前,家长可给孩子洗一次澡,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 。换上宽松柔软的内衣,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才能接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