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交通事故有误工费的赔偿吗

1公务员交通事故有误工费的赔偿吗
1.公务员交通事故损失时间有补偿吗?公务员损失的时间得到补偿;1、有固定收入:误工费=误工费收入(日/月/年)*误工费注:对于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的损失补偿按实际减少的损失计算 。受害者是否负担得起是一个执法问题 。2.无固定收入:2.1被害人能否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损失时间=损失时间(天数)×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注:收入状况证明包括纳税证明、单位出具的证明等 。2.2如果受害人不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标准化标准):损失时间=损失时间(天数)×上一年度同行业、类似行业员工平均工资(天/元)注:“同行业、类似行业”标准:①行业分类标准;②同行业社会评价标准 。③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标准(不同于民事诉讼法中的“被诉法院所在地”)二、事故处理程序将向112指挥中心报告 。接到报警后,112指挥中心将通知值班民警→抢救伤者、保护现场,并初步了解案情→是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立案、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作出事故认定 。如需追究刑事责任→宣布责任认定,并告知当事人有权申请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是否共同申请调解→组织调解→调解达成协议 。三.提交的信息1.在有效期内持有交通事故当事人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单和商业保险凭证 。2.出具工资证明、户籍证明、诊断证明、药费单据、车辆损失证明 。3.发生死亡事故,接到公安交通部门的尸体处置通知后,提供:(1)死亡注销证明(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死者家属?Household登记证(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交通事故证明的期限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勘验、检查,应当自调查交通事故现场之日起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发生交通事故逃逸的,应当在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车辆被查获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证明 。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或者复检、鉴定结果确认后五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证明 。对交通事故认定书审查不服的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审查申请 。审查申请应当载明审查请求、理由和主要证据 。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当事人的书面审查申请后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进行复核,并作出复核结论 。审查应限于一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之日起五日内,依法对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道路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吊销驾驶人的机动车驾驶证,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由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同时,遇有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作出终生不得再次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 。综上所述,时间损失赔偿一般针对的是具有正常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而对于这种赔偿,保险公司在接受赔偿前必须有相关证明 。所以申请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提交材料,只要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肯定可以处理好 。2公务员醉驾单位一定开除吗
公务员一定要被酒驾单位开除吗?《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是依法履行公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法律严格规定公务员依法履行义务 。公务员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将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相当于公务员砸自己的“铁饭碗” 。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应当予以辞退 。酒驾和开除公职的新规定是什么?酒驾和开除公职的新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职务等级或者撤职的处分 。其中,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予以开除 。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应当予以辞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将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修改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留、罚款:(一)追逐竞跑,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经营或者客运,严重超过额定载客负荷,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的;(4)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害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从重处罚的规定定罪处罚 。醉驾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1、对象元素本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公共生产和生命安全 。其本质特征是不确定性,此类犯罪的对象和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往往是事先无法预测和控制的 。如果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侵犯的不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而只是特定个人或者特定公私财产,则不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 。2.客观因素客观上,本罪表现为危害公共安全的各种行为,可以表现为作为或不作为 。由于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既包括已经造成损害后果的行为,也包括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和公共生命安全的行为 。因此,只要行为人的犯罪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构成犯罪 。但是,过失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才构成犯罪 。3.主题元素本罪的主体多为一般主体,少数为特殊主体 。此外,这些犯罪有些可以由单位构成,有些只能由单位构成 。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因素主观上,本罪具有犯罪故意的特征,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意思表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可能造成多数人不明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公务员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办事 。酒驾、醉驾是惩罚法律的行为,对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健康构成非常严重的威胁 。因此,只要公务员因酒驾被捕,就会被开除公职 。所以不要冒险,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