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样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

文章插图
很多家长都会抱怨学龄前的孩子没有良好饮食习惯,不能专心吃饭 。其实,也许是你培养孩子饮食习惯的方法不对平 。
一、家长培养孩子饮食习惯的错误行为
1、追着儿童吃饭
总想让儿童多吃些,这是中国家长最普遍的想法,“多吃才能长大个儿”,“妈妈做这么好吃的饭你才吃那么一点,不行,再吃两口”在这些饭桌上最常听到的声音,儿童的吃饭这件事渐渐变了味儿,小的时候追着喂,长大了又得逼着吃,搞得饭桌像是战场,一顿饭下来,家长累心又费力 。
2、饭桌上训儿童
调查显示:
超过一半儿童在餐桌上挨过父母的批评,好多家长平时工作忙很少能跟儿童坐在一起,于是吃饭时就成了家长关心儿童的重要时间,先问学习成绩,再问思想动态,然后就是滔滔不绝的说教 。
3、吃无吃相
有的家长出于对小孩的宠爱,任小孩放任自由,吃起饭来毫无规矩 。实际上这种行为对于小孩日后的行为习惯是百害无一利的 。
4、喂养环境无关紧要
有的小孩吃饭时,周围的人七嘴八舌地聊天,使喂养人不能集中注意力喂儿童,也不能与儿童进行交流,儿童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对于儿童来说是非常不好的一件事 。
避开了这些错误行为后,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要按步骤来哦 。
二、家长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方案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1、为孩子准备一套专用餐具
大人的碗筷、叉子不适合孩子使用 。用又大又重的杯、碗盛满果汁或牛奶,孩子会有压迫感而影响食欲 。尖锐的叉子以及易破的餐具,也不宜让孩子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儿童餐具比较适合孩子,可以带孩子一起去购买,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的餐具,以促进吃饭的兴趣 。
2、提早十分钟通知孩子吃饭
若孩子玩得正高兴时,突然被打断,难免会有生气、反抗和拒绝的心态,所以即使面对一个2岁大的孩子,也应该事先告诉他即将要做的事,然后给予他缓冲时间,将玩具收拾干净,准备用餐 。
3、少吃零食
少量多餐是最有利于孩子的饮食方式,但是正餐之外点心的份量不可太多,以免孩子到了正餐时却吃不下 。而且要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当点心,不要吃“垃圾”食物 。你想你自己要是下午4点才吃了一杯酸奶,1袋薯片,那么5点还会乖乖坐着吃晚饭吗?
4、让孩子一起帮忙
为了满足孩子的学习欲望,吃饭前妈妈可以叫孩子一起来帮忙,如整理餐桌、摆碗筷等,这样,孩子会充满对用餐的期待,乖乖坐下吃饭的可能性也就提高 。
5、换换烹调方法
孩子吃饭坐不住的理由,不一定在于菜的味道不好,有时是因为烹调的方式让孩子无法接受 。所以不妨经常换换烹调方式,清蒸啊、红烧啊,让宝宝有新鲜感 。另外,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色彩鲜艳的食物,若把饭菜做成灰灰的,恐怕就难吸引孩子乖乖坐着吃饭了 。此外,温度太冷或太热的食物孩子也不会喜欢 。
6、餐中多加孩子喜欢吃的东西
虽然均衡摄取各类食物,才可帮助孩子健康地发育成长,但也不可强迫孩子进食 。可先以孩子喜欢吃的食物为主,再由少至多,渐渐加入其它的或新的食物,让孩子接受各类食物,这样可以发掘更多孩子喜欢吃的食物,只要饮食更富变化,孩子自然乐意安安稳稳坐下吃饭 。比如孩子很喜欢吃豆腐和豆子,在尝试新菜的时候就可以经常放点豆腐或豆子进去,这样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