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幼儿的手足口病


如何防治幼儿的手足口病

文章插图
预防手足口病不单只是做好卫生消毒等措施就可以的了,还要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原理、传播方式才能更好地做好预防措施,防范于未然!
手足口病发病原理
手足口病是由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可引起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长疱疹,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Cox Asckievirus) A16 型(Cox A16) 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 71)最常见 。
识别手足口病症状
1、手足口病通常没有明显的前期症状,多数病患会突然发病,发烧通常在38℃左右 。
2、有些人会出现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恶性、呕吐、头痛等症状 。
3、在幼儿手、足、口黏膜以及臀部出现的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由于口腔溃疡是吃东西也比较痛,孩子往往会流口水、拒绝进食 。皮疹通常在一周内就会自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 。多数病例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 。
4、极少数病例会伴有较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迟缓性麻痹、心肌炎等 。这类生病的孩子大多持续发高烧,病情发展迅速,以2岁以内的孩子比较多见,多在发病后3~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严重的并发症 。若出现下述症状,很可能是重症手足口病,家长要及时把孩子送到医院治疗 。
(1)出现手足口症状以后持续高烧 。
(2)烦躁哭闹,不愿吃奶喝水,脸色不好 。
(3)嗜睡、精神不好,甚至惊厥 。并发走路不稳或者经常摔跤 。
预防手足口病,家庭护理消毒要到位
(1)家长、孩子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
家长喂养婴幼儿时要洗手,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督促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净食物的习惯 。
(2)加强居室内空气流通 。
居室内应避免人员过多,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继发感染 。
(3)生活用品常消毒 。
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勤晒衣被;应将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 。
(4)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
(5)如有不适,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 。
(6)补充营养,休息充足 。
【如何防治幼儿的手足口病】家长要给孩子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还要注意孩子的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因过度疲劳降低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