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生内卷 大学生内卷的好处与坏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卷”这个词出现在大众的眼帘里 。成为热词 。当然在各个高校内也上演着一幕幕“内卷”画面 。今天就来谈谈“大学生内卷”吧 。

如何看待大学生内卷 大学生内卷的好处与坏处

文章插图
首先我想先谈谈内卷与努力这两个词的区别 。这两个词是不同语境下的词汇,努力面向的是个体,也就是你自己与自己的懒惰、傲慢斗争的过程 。
而内卷则是对于一个群体来说的,在这种场景下,其中的每个个体的努力,都只是在彼此竞争,而并没有增加每个人的收入 。百度百科的说法我觉得特别贴切,“内卷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内卷呢?
如果我们在基层仰望公司或者社会,我们会认为是资本家或者社会管理者造成了内卷 。
但是当我们跳出这个圈子,从外面看,一切就很简单 。
一个个体要获得更高收益只有两个选择:把蛋糕做大或者抢夺更多的蛋糕 。
假如做大蛋糕的预期收益低于抢夺的收益,那么最优选择就是抢别人的蛋糕 。
这也就导致一个组织在最初阶段都是奔着把蛋糕做大去的,但是做大的难度是指数上升的(边际效应递减),在成熟后期就达到了顶峰,于是大家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抢蛋糕上 。
抢蛋糕的行为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帮助企业把蛋糕做大,但是却能帮助企业更加稳定,更不容易死 。
这也是企业哪怕进入了成熟后期,也并不愿意破釜沉舟的重新洗牌,重新上路的原因——创业九死一生,再来一次可不一定能活下来 。
我们回到大学生
大学生的竞争充满着更多的非理性成分 。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内卷”本质上是一种焦虑的外显化 。
如何看待大学生内卷 大学生内卷的好处与坏处

文章插图
但其实大学生本来没必要那么卷 。实际上,在做好清晰的职业规划的前提下,大家都是可以各走各路的 。
只要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目标,并且用四年的时间去武装自己向着它去迈进,其实每个人都在不同的赛道上奔跑,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内卷了 。
我觉得之所以很多大学生觉得自己身处在一个“内卷”的环境里,其实恰恰源于自己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 。
明明是一个多赛道的游戏,但他们却都认准了一个赛道去跑,结果是那个赛道的竞争极为激烈 。
当他们发现自己在那个激烈的赛道失败,想换其他赛道试一试的时候,却又发现自己跟这个赛道上的专业选手比,并不具备竞争优势 。
于是,最后这些人发出感慨:大学(以及社会)实在是太卷了 。
在我看来,大学只是一个平台,大学对于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同,大可不必把成绩、荣誉这些东西看得过重 。
遵循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找准自己前进的方向,比起拿多少奖、是不是保研,价值要大得太多太多 。
就拿我自己来说,班里很多同学为了抢座位,早上七点半就起床,接着就有六点半起床的同学……但我依旧是在上课前十五分钟顶着许多人异样的眼光傲首挺胸走进教室 。
在下雨的时候,我会和小时候一样,把书包抱在胸前护着,以防书本被打湿,所以每次总是自己到家的时候湿了,但书包没事 。单纯地热爱着阅读 。每次保护了自己喜欢的书,都很快乐 。
在周围同学们勾心斗角地想拿更高综测,评奖评优而去恭维辅导员时,我在读那些他们所谓的“无用之书”,不为考证不为考试,只为热爱,兴趣与探索研究 。
我很珍惜我当下的大学生活,我感到幸福与宁静 。
同时也不会在意周围人的目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热爱的事情,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被环境,被社会推着往前走 。自己每天都活得开心,很踏实 。